用温度胆识和理性祛除戏剧批评痼疾
“今天的戏剧人众所见惯的现象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很少,多数是宣传和捧场。”在近日于江苏张家港举行的“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研讨会上,戏剧评论家黄维钧一开口就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黄维钧说,评论在早先叫批评,两者本是同义语,主要是写给观众或读者和同行看的。真正的戏剧批评,需要真知灼见和实事求是,且正反面兼而有之。而如今的现实却是,观众不愿看专业性强的理论评论,剧团不想听批评,更有相当一些名编名导名演员甚至公开声称:我从不看评论,不必理会。
如此一来,真正意义上的戏剧批评的冷清以至失语,也就与宣传、捧场等应景之作的泛滥相映而成了一道怪异的图景。不少有益的争论虽已见端倪,但无人出头,难以为继;一些即便事关大体、含有重大理论意义的探讨,也因涉及对某人某戏的质疑和探讨,都被冷漠和违避一一搁置、屏蔽;以至于有学养、有责任、有真知灼见的严肃批评家,逐渐被小报小刊等宣传媒体所边缘化,失去了发出严肃话语的阵地;或者有些评论家则干脆放下了笔,眼不见心不烦。而活跃在报刊的某些“批评者”,则多是以雇佣身份为主顾高唱赞歌,或者以故弄玄虚的作风兴风作浪。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在中国剧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戏剧评论家崔伟看来,批评声音的薄弱、批评力量的乏力、批评威信的不振、批评队伍的流失、批评阵地的缺乏,则是造成戏剧批评未能更有力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关键。改变这一现状,最为实际的行动还是要在批评队伍的建设、批评环境的营造和批评阵地的开拓上采取具体有效的措施,多做基础和实际的工作。“以温度化解冷漠,以胆识对抗违避。”崔伟说。
除此之外,西方戏剧理论引进中的误区也让专家不无担忧。近些年来,西方戏剧对中国的影响日益普及,西方的理论概念也不断由学术界溢出到社会上,五光十色令人目迷。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表示,从最早的“易卜生主义”到近年来的“行为艺术”、“后戏剧剧场”等,戏剧界西方“话语”狂欢,理论滔滔不绝,舞台上却乏善可陈。表面的理论繁荣与舞台寂寞的鲜明对比是中国戏剧界的一大悖论,不少源自西方似是而非的理论泡沫,恰恰是误导中国戏剧人、影响戏剧繁荣的原因之一。
“不是简单地关上门拒绝西方,而是要更冷静更认真地研究西方,必须下功夫审视引进对象的具体实践,尤其要考察激进理论与现实操作之间必然存在的距离,不要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孙惠柱认为,我们对西方戏剧的介绍重理论轻评论,现在应该从对理论过多的、片面的关注转到翻译引进具体的剧评上来,用理性精神祛除“言必称希腊”之魅。对此,戏剧评论家王蕴明表示,要提倡民族气派、朴实文风。对外来理论要择善而取,化而用之,不要生搬硬套,装腔作势,夸夸其谈,不着边际,不要像当年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那样:“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戏剧评论家王安葵则认为,除了洋为中用之外,更要学会古为今用。要重视戏曲表演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提升,建设中国戏曲理论体系,这一任务应该提到我们的理论研究日程上来,如不抓紧,将难以补救。(记者 王新荣)(摘自 《中国文化报》)
新闻热点
- 关注微信公众号,免费获取戏09-05
- 眉户小戏《张连接母》 - 眉户11-09
- 《金鸡报春——2017春节戏曲晚02-03
- 《龙凤呈祥——2017新年戏曲演01-04
- 太康道情主要演员介绍11-02
- 第十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09-18
- 2016年春节戏曲晚会--金猴闹春02-09
- 中央电视台《中国戏曲大会》07-20
- 第四届中国豫剧节8月开幕 豫京03-28
- 《叮咯咙咚呛》第二季震撼开09-24
推荐关注
- 国家京剧院新编大戏《伏生》01-20
- 青春版汉剧《红色娘子军》开10-17
- 二人转小品 伴唱 - 二人转剧本11-18
- 低价演出创意集市 首届四川艺11-20
- 福建百折传统折子戏展演经典07-27
- 黄梅戏首秀新西兰多元文化艺11-20
- 优秀青年演员交流展演 20家院05-05
- 河南越调来津会知音(图)08-19
- 山西省优秀新创舞台剧晋京展11-20
- 三台新剧目展现“东方之韵”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