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临川明代牌坊戏曲《秦香莲》石刻之谜

临川区腾桥镇厚源村至今还保存着一座明代万历年间的黄作牌坊,牌坊上的一幅精美石刻《秦香莲》戏曲故事,引发了文物考古与抚州戏剧研究界专家学者的热议。

据史料记载,黄作牌坊是为表彰乡民黄作捐粮义举所建。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距今已有410多年历史,是临川境内最古老的牌坊之一。同治版《临川县志》载:黄作,字震卿,明进士,为人忠诚,助人为乐,对贫困者无不济之,明万历戊子年间(1588),由于发生大灾荒饥,黄作毅然拿出千石粮救济民困,由此得皇上嘉奖,封为助国郎,并钦命为他立一牌坊,以作纪念。在当时,黄作牌坊的建立对厚源村整个黄氏家族乃至对临川来说,都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殊荣。牌坊为亭阁式,牌檐为斗拱形,麻石结构建筑。四柱三门四层,柱为麻石方形,高6.2米,宽4.3米。最上层嵌有敕“圣旨”和“钦建”石刻龙纹匾额。第二层正面刻有“尚义坊”,其背面为“节孝”二字。第三层镌刻有“旌表助国郎官黄作”阴文大字及“黄作简介”,记述了黄作的生平及牌坊建造年代,字迹清晰,笔锋刚劲。牌坊下层中间两石柱上刻四只石狮,尤为珍贵。石狮分别相背端坐,形象逼真,显得更加魁梧。其他为镂空图案及各种人物造型。牌坊上所雕绘的龙、凤、狮、虎、豹、鹿、马、鹤、龟、喜鹊、春燕、鲤鱼、牡丹、荷花、水仙、芙蓉、梅花、兰花、竹子、松树等,是被民间奉为祥瑞吉泰的动植物,由这些祥瑞吉泰物又组合石刻而成一幅幅图案,无一不生动地展示着明代抚州的民风民俗,为石刻艺术的上乘之作。

近年出版的东华理工大学临川地方戏曲研究丛书《临川戏曲与地方社会》一书,在第五章第二节“临川其它戏曲文物概况”中介绍,临川腾桥镇厚源村黄作牌坊反面中层为戏曲石刻,内容为《秦香莲》剧中一景。正中坐公堂的是包公,下面申诉之人为秦香莲,另有一童为秦香莲之子,两旁站立为公人……牌坊上还有三国关羽“千里走单骑”的石雕故事。记者曾用长焦镜头拍摄过黄作牌坊这几幅石雕,细细看上去似符合《秦香莲》剧情。

近日,本市一资深文学戏曲研究者在深入厚源村考证黄作牌坊后提出了另一种论点,他认为,秦香莲故事始于与黄作牌坊建造的同一时代,但其时《铡美案》戏曲尚未形成,黄作牌坊《秦香莲》不可信。

这位资深文学戏曲研究者根据国内一专家的考证,认为陈世美其实是清朝顺治年间的进士陈年谷(号熟美),是被冤枉的。《秦香莲》这出戏是这样编成的:清顺治十五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二人大为不满,认为他们在陈熟美求学期间曾接济过他,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怀恨而归的仇梦麟和胡梦蝶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熟美,编造了一出他们认为赛过《琵琶记》的新戏。

这位资深文学戏曲研究者还研读了明万历年间人士安遇时撰著的《包公案百家公案》,书中第26回《秦氏还魂配世美》就有了均州人陈世美中状元不认妻子儿女的故事,和豫剧《包青天》剧情的前半截极为相似。他认为,《包公案百家公案》毕竟不是戏曲,明代状元不认妻,与秦香莲戏曲故事的形成还有好多年,不能把相同的故事与戏曲产生的时间混同。

本文《临川明代牌坊戏曲《秦香莲》石刻之谜》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4658.html

上一篇:专家热议:保住方言,保护戏曲的多样性 下一篇:促中法文化交流 旅法侨团支持“巴黎中国戏曲节”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