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河南戏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地人民政府收留了一些处于困难之中的流散艺人和濒临散班的旧戏班,经过整编,改造为共和制的职业戏曲团体。如南阳地区从1949年底至1950年底,建立的这种类型的戏曲团体就有内乡县师岗文工团(宛梆剧团)、唐河县“新新曲剧团”、唐河县梆子剧团、南阳市“新重汉剧团”、南阳市“人民梆剧团”、内乡县越调剧团、南召县梆子剧团、镇平县梆剧团、镇平县“新宛曲剧团”。另外,还有一些区人民政府也收编了戏曲团体。戏曲艺人同全省人民一样,开始了新的生活,满腔热情地欢庆胜利和解放,为配合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政治运动,排演了《白毛女》、《血泪仇》、《七夕泪》、《刘胡兰》、《王贵与李香香》、《穷人恨》、《王秀鸾》、《钢铁战士》、《朝鲜儿女》、《海河恨》等剧目。1950年,郑州市举行了抗美援朝戏曲竞赛;洛阳市举行了旧剧改造比赛;驻马店市、郾城县、灵宝县、舞阳县等都举行了职业的或业余的戏曲会演或比赛。有的地方、有的剧团还举行了支援抗美援朝、支援灾区的义演。博爱县六十多个业余剧团排演抗美援朝节目,收入捐献国家,购买飞机大炮。开封市、洛阳农民曲剧社举行了募集寒衣、支援灾区的义演。在各种各样的演出活动中,出现了一些颇受欢迎的剧目。洛阳市五月剧社演出的《闯王进京》连演五十多天,《九件衣》连演七十多场。

1951年元月,河南省第一次戏曲工作会议召开,传达了全国第一次戏曲工作会议精神,研究了河南戏曲改革问题。会后,河南省文教厅成立了戏曲改革委员会。各地方也都成立了相应机构。遵照《政务院关于戏曲工作的指示》精神,全省改人、改制、改戏更有领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展开。民营剧团由各地文化馆具体负责管理,人民政府委派专职干部帮助工作,废除“养女制”等一切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制度,树立民主思想、民主作风,经济制度由包银制变为按劳取酬的分帐制。新的体制、制度得到广大戏曲艺人拥护,戏曲表演团体迅速增加。据1952年统计,全省有专业戏曲表演团体一百五十二个,几乎是1949年的两倍半。1952年,撤销了全省各专、市文工团,建立了国营性质的河南省歌剧团,宗旨是在地方戏的基础上发展新歌剧,事实上是演唱豫剧,既演时装戏,也演古装戏。剧团实行党委统一领导和民主集中制,建立了编导组。经济分配是供给包干制,对少数名艺人则实行工资包薪制。在剧团体制发生变革的同时,人民政府还不断把干部、知识分子、新文艺工作者派进戏曲表演团体。有的成为剧团的领导者、组织者,如周奇之、林治泰等;有的成为剧作者,如赵籍身、李翎等有的成为戏曲导演,如杨兰春、王笑声、袁文娜等;还有一些新文艺工作者加入了戏曲演员的行列。戏曲队伍的成分有了改变。一些新的文艺思想及戏剧理论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开始在河南戏曲界传播和应用,有条件的戏曲团体明确确立了导演制度。河南省文化局还专门设立了由文化局直接领导的导演组、音乐组、剧目组,他们到各地帮助排戏、改戏,并帮助建立导演制度。戏曲表演团体,还普遍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加之省、地、县各级经常举办艺人培训班,提倡克服资产阶级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社会主义觉悟,遵守劳动纪律。要求艺人学习文化,并印发了艺人文化课本。整个戏曲队伍的艺术素质和思想素质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五十年代初,河南省遵照文化部的文件,禁演了一批麻醉人民、宣扬封建迷信、淫毒奸杀和丑化劳动人民的剧目。优秀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剧目一时较为短缺。加之在戏改工作中也出现了乱禁乱改、以行政手段硬性规定古代戏和现代戏比例等等。一些剧团感到无戏可演。针对戏改工作中的这些失误,河南省文化局不断召开戏改工作座谈会,对戏改干部进行培训,使大家明确了戏改方向。采取了“以改代禁”的措施,组织人力,改编旧戏,创作新的历史剧和现代戏,同时移植外省优秀剧目,缓解了剧目短缺现象。刚刚成立的歌剧团排演了《新条件》和《罗汉钱》两出现代戏,在革新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戏曲团体上演《自毛女》、《王贵与李香香》等,是用戏曲程式、歌剧音调来演唱,演员兴致来时,便夹杂一段地方戏唱腔。《罗汉钱》、《新条件》改变了这种演唱形式,已经是内容和形式大体和谐的豫剧现代戏了,很受观众欢迎。1952年9月,河南省代表团,九十五名代表携带《洛阳桥》、《三拂袖》、《贫郎恨》、《三回头》等剧目参加了中南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奖状十面,并带回了外省的戏改经验及观摩大会对戏改工作的意见。

1953年,是河南戏改工作取得比较突出成果的一年。全省再一次对戏曲艺人进行了较为普遍的培训,受训人数达一千八百七十六人,豫北三个专区尚未计算在内。艺人的精神面貌大大改变,一些老艺人纷纷登台献艺或带徒授艺。河南省戏曲改进委员会一年内,移植剧目十九个,改编六个,创作一个,印发改编和创作的优秀剧目二十出,十六万册。各地的戏改机构也都致力于剧目的创作和改编。上演剧目短缺现象彻底改变。洛阳市五月剧社这一年上演剧目二十六出,演出二百一十七场;开封实验豫剧团上演二十出,演出二百四十八场。全省上演的创作或改编的新剧目达三百出左右。剧目生产注重了提高质量,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前进了一步。河南省人民剧团演出的《白蛇传》在郑州市连演四十八天。河南省文化局,选定在戏改中成绩突出,演出阵容较好的开封市工人剧团、郑州市群乐剧团、新乡市新革剧社、洛阳市五月剧社等十一个戏曲团体为私营公助剧团。这些剧团和国营剧团在戏曲改革中起到了示范作用。特别是国营剧团,创作力量雄厚,在剧目生产中不断进行编导演、音乐、舞台美术的全面改革,所演剧目,全省剧团进行观摩学习。在1953年一年,观摩学习河南省歌剧团、河南省人民剧团的演出节目者,达八千人次之多。

1954年河南戏曲事业继续发展,民间职业剧团不断增加,这一年7月,河南全省有民间职业剧团二百零一个,到10月已发展到二百一十五个,仅一个商丘专区就发展了六个。河南省文化局下达了防止盲目成立职业剧团的通知,同时加强了对剧团的管理,注意克服少数剧团中残余的封建习俗,注意改变一些剧团不顾质量,上演低级庸俗剧目的现象,训练了民间职业剧团干部。此时,戏曲表演团体大体上都已成为由艺人自己经营和管理的共和班式的剧团,由雇佣制变为艺人自己合作经营的共和制,由包银制变为按劳取酬的分帐制,各剧团都开始了积累公共财产。1955年,对全省民间职业剧团进行了登记。戏曲艺人随着戏曲改革的不断深入,创作热情得到了发挥,就全省来说,上演剧目的质量越来越高。1955年郑州市曲剧团演出的《红楼梦》在一个剧院连演二百余场,盛况空前。现代戏《赶脚》,载歌载舞,在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方面比以往的现代戏有着明显的进步。现代戏《刘胡兰》在音乐唱腔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弓l起了一次戏衄音乐问题的讨论,涉及到在戏曲改革中如何处理继承传统和借鉴其他形式的关系问题,对整个戏曲音乐创作都起到了促进作用,《刘胡兰》一剧的音乐也在争论中修改,在修改中提高,成为一出影响较大的剧目。

1956年,戏曲改革在河南已结出丰硕成果。这年年底在郑州举行的河南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是戏改成果的检阅。二十三个剧种,九十三个剧目,老、中、青艺人云集,有改编的传统戏,有新编的历史戏,也有优秀的现代戏。观摩演出期间进行了座谈和评论。西安、兰州等地的豫剧团参加了观摩,作了展览演出。在这次观摩演出大会前后,洛阳、南阳、许昌等也分别举行了观摩演出。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传统戏《穆桂英挂帅》、《大祭桩》、《下陈州》、《王金豆借粮》、《阎家滩》、《哭殿》,现代戏《刘胡兰》、《赶脚》等影响很大,久演不衰。

河南各个剧种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豫剧的影响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全省各地都有了豫剧表演团体,因地域性风格的不同形成的豫西调、豫东调、祥符调、沙河调、高调等分支,越来越被以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艺术派系所代替。陈素真、马金凤、崔兰田、阎立品等人的演唱各具特色,为众多演员模仿。常香玉综合了豫西、豫东等不同演唱风格自成一家。一大批演员如王秀兰、刘九来、吴碧波、唐喜成、王在岭、高兴旺、牛得草、张桂花、王敬先、王素君、宋桂玲等渐在全省形成影响。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也于1956年开设了“豫剧”专栏节目,更加扩大了对豫剧的宣传。曲剧的发展非常迅速。郑州、南阳、洛阳、开封、许昌、新乡等地及不少县城都有曲剧流行,至1956年已有职业剧团二十五个,成为全省第二大剧种。老一代曲剧名角朱六来、朱天水、刘卫生、李久长、李金波、李玉林仍然活跃于舞台。张新芳、王秀玲、耿庚辰、徐庆生、谢禄、王振东等已为广大观众所喜爱。越调这个古老剧种获得了新生。张秀卿、申凤梅、毛爱莲等演员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他剧种如蒲剧、四平调、坠剧、汉剧、大平调、宛梆、道情戏、眉户、大弦戏、二夹弦纷纷成立专业剧团,得到了人民政府的支持、扶植。1952年,河南只有十个剧种有专业表演团体,到1956年,二十三个剧种都有了专业表演团体。为满足戏曲事业发展的需要,河南省戏曲学校建立。新乡、郑州、许昌、洛阳、南阳等地也都相继建立了戏曲学校。戏曲教育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

挖掘和整理戏曲遗产是贯穿整个戏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1956年被提到曲显著的地位。次年9月,召开了河南省第一次剧目工作会议,对普查、挖掘戏曲遗产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河南省戏曲改进会改为河南省剧目工作委员会,把普查、抄录、整理传统剧百作为重要任务。各地市成立了剧目工作组,各剧团也都把这项任务放在了重要位置。从第一次剧目工作会议至1957年6月底召开全省第二次剧目工作会议时,全省已经普查了十四个剧种,三千八百七十七个剧目,抄录五百四十六个。同时进行了整理和改编,有二百六十三出达到了上演水平,有些成为了剧团的保留节目。在整理、挖掘传统剧目期间,六十三出达到了上演水%有些成为演出团体的保留剧目。在整理、挖掘传统剧目期间,一些老艺人、名演员都献出了自己千锤百炼的剧目。传统戏的演出争得了更多的观众。然而,刚刚成长起来的现代戏却陷入了相当困难的境地,剧目比较匮乏,演出上座率下降,专门上演现代戏的河南豫剧院三团几乎不保。

1957年下半年开始的反右斗争波及戏曲界。有些剧作者和演员被划为右派,连早已离开河南的陈素真也被定为省外右派,河南省文联和河南省文化局都组织了揭发批判。1958年至1959年,处在“大跃进”年代,人们被一种激情所左右,戏曲界亦不例外。1958年3月,文化部下达《关于大力繁荣艺术创作的通知》,提出“现在急需创作反映我国当前的和近十年来的伟大变革、歌颂我国伟大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英雄业绩的艺术作品”。4月,又下达了《关于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应在城市街头进行演出活动的通知》。河南全省艺术界立即在郑州举行誓师会,发表倡议书,上山下乡,自给自足。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召开座谈会,讨论戏曲反映现代生活,提倡多演时装戏问题,一些名演员,如崔兰田、徐凤云等,表示决心,带头上山下乡,多演现代戏。在此期间,全省戏曲表演团体开展整风运动,反右倾,鼓干劲,提高“总路线觉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改造旧思想,“灭资兴无”,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在这种背景下,现代戏很快从困境中走出。河南豫剧院三团5月19日上演现代戏《朝阳沟》,《刘胡兰》经过修改加工,提高了质量。携带这些剧目,三团参加了文化部在北京召开的戏曲表现现代生活座谈会,进行了公开演出,影响很大。河南文化主管部门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这一时期仍有好的古装戏出现于中州舞台。马金凤主演的《穆桂英挂帅》被搬上了银幕,常香玉、赵义庭主演的《破洪州》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献礼演出。1959年9月的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集中了这个时期的创作成果,十个剧种,三十二个剧目,评选出二十一个优秀演出奖,十二个优秀剧本奖,一百一十五个优秀演员奖。现代戏《冬去春来》、《掩护》,古代戏《穆桂英》、《风雪配》、《草人媒》都有各自的艺术特色。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河南戏曲界浮夸风盛行。人人编写剧本,一个剧团一天“跃进”出几十个剧本。据当时统计,1958年上半年全省“跃进”了现代戏剧目二千三百四十六出。从1959年元月至11月,信阳地区二十三个剧团“跃进”出剧目七百五十六出,其中大型戏九十四出,中型戏一百九十九出,小型戏四百六十三出。大多数剧目,充塞着非艺术的豪言壮语、幻想、奇想、狂想,给人以虚假之感。《比比看》,让佘太君、穆桂英与现代工农兵同台比高低;《东风烈火》中的红薯大到必须用大锯才能拉开等等。这些剧目只能演唱于一时一地,犹如过眼烟云。职业剧团尽管政府一再通知停止发展,仍在不断增加。1959年已由1957年的二百三十个增加到二百八十二个。各剧种的影响也在继续扩大。特别是曲剧,1959年底郑州市曲剧团进京汇报演出《风雪配》、《陈三两爬堂》等产生较好的影响。这个团于1960年4月改为河南省曲剧团,后来又去武汉、长沙、广州等地巡回演出,引起了很大轰动。1960年9月底,以南阳市曲剧团为主组成的“南阳专区曲剧赴京汇报演出团”去北京演出及沿途演出,受到好评,也扩大了曲剧的影响。

由于严重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造成的1959年以来的经济困难,使职业剧团多在县城以上的城市活动,广大农村的戏曲活动一度比较贫乏。六十年代初,根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全省剧团进行了精简,除有少数剧种需要保留的县外,一县只留一个团。对保留团中的冗员也进行了精简,被精简团中的有较高技艺的老演员,有培养前途的青年演员再充实进保留团中。1960年全省撤销剧团七十八个,精简四千零四十一人。剧团在剧目生产中更加注重了艺术质量的提高。1961年下半年,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有所增强,加之一部分演员、伴奏员被精简下放到农村,农村的业余戏曲演出大大兴旺起来。例如偃师县就有一百多个业余宣传队活动于广大农村。许昌一个地区有业余宣传队近八百个之多,演职员二万余名,有豫剧、越调、京剧、道情、罗戏、二夹弦等剧种,1962年上半年,演出九千六百多场。这些业余宣传队大多是自愿组成,以娱乐为目的,坚持业余演出,不搞营业收费。当然,也有一部分业余宣传队已经职业化,四处流动,以高薪到国营剧团拉角,对这样的业余宣传队,政府下令取缔。此时的演出剧目,传统戏、现代戏同时并举。多是对以往创作剧目的加工、提高,河南全省没有出现有较大影响的新创作的剧目。

自1957年以来时断时续的挖掘整理戏曲遗产的活动,到了六十年代初又掀起了高潮。1961年9月,文化部下达《关于加强戏曲、曲艺传统剧目、曲目的挖掘工作的通知》。河南省文化局很快研究了措施,分配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挖掘重点。各地市纷纷召开老艺人座谈会。不仅挖掘传统剧目,而且对唱腔、表演、脸谱、道具、特技、绝技、轶闻、习俗、训练方法、名艺人的历史师承等等,都在挖掘、记录、整理之列。1961年底,直属河南省文化局领导的戏曲表演团体和省戏校组织了老艺人专场演出,商丘专区老艺人唐玉成、曹彦章等专门赴郑州汇报演出传统剧目,1962年底,开封专区举行了戏曲传统剧目的展览演出。老艺人感到了有用武之地,收徒传艺成了一时风气。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冯纪汉潜心研究传统,开始撰写学术著作《豫剧源流初探》。剧目工作委员会着手编印《河南传统剧目汇编》。

1962年年底,现代戏的创作和演出开始被强调,至1963年底,河南省文化局连续召开三次全省性现代戏创作座谈会,要求戏曲要反映现代生活,反映阶级斗争,号召编演现代戏。同时禁演了鬼戏,陆续对传统戏进行了一些批判。商丘地区在1963年元月至5月,二十二个职业剧团,十七个上演了现代戏,省文化局给予通报表扬。1963年1月至11月,河南省剧目工作委员会收到二百零四个创作剧本,现代戏是一百零一个。舞台上出现了《李双双》、《好媳妇》、《社长的女儿》、《沙岗村》等影响较大的现代戏剧目。河南豫剧院三团演出的《朝阳沟》艺术上更显完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搬上银幕。1963年底,《河南日报》用整版篇幅评论介绍了《社长的女儿》、《好媳妇》、《沙岗村》。尽管这时舞台演出的现代戏的数量还赶不上古代戏,但现代戏已在舆论上占据了优势。

1964年初召开了评论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戏剧评论要为现代戏的发展呜锣开道,并在报刊上集中评介了河南豫剧院三团上演现代戏的经验和部分演员演出现代戏的心得体会。1964年上半年全省有二百五十名剧作者下到山乡工矿体验生活,写出剧本一百九十一个,六十个立于舞台。1964年春至7月,河南省剧目工作委员会收到六百多个剧本,现代戏占五百之多。舞台演出的现代戏数量已经与古代戏不相上下。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等著名演员都开始演唱现代戏。出现了《人欢马叫》、《刘氏牌坊》、《卖箩筐》、《红管家》等剧目。这时对剧团的管理,更加强化了政治思想工作:学习毛泽东著作,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坚持“三八”作风;学习乌兰牧骑宣传队,上山下乡与农民“三同”;学雷锋,改造思想,开展“五好”评比运动。

1964年6月至7月,举行了河南省现代戏调演,十二个代表团,演出二十四个剧目。其中有《人欢马叫》、《卖箩筐》、《红管家》、《好媳妇》、《刘氏牌坊》等。调演期间组织了舞台美术、戏曲音乐工作座谈会,研究如何继承、革新,如何表现新时代、新人物问题。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部长宋玉玺作了《关于文艺队伍的思想革命化问题》的报告,河南省文化局副局长杜希唐发表了《为发展革命的现代戏而斗争》的讲话。调演之后,剧本创作队伍迅速扩大,1964年初全省有剧本作者八十九人,1964年底增加至二百八十六人。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局、河南省文联经常由领导带队组织业务人员下各地看戏,发现好戏,组织观摩、座谈;发现有基础的剧本,抓住不放,反复锤炼。很快又出现了《扒瓜园》、《游乡》、《清凌渡》、《传枪》等一批优秀剧目。从1964年7月河南省现代戏调演结束至1965年8月,河南省剧目工作委员会收到七百多个创作剧本,全是现代戏。至此,全省所有剧种,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剧团、剧场都在上演现代戏。

1965年9月,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举行。河南选拔《人欢马叫》、《游乡》、《扒瓜园》、《传枪》、《斗书场》等十一个剧目参加了演出。《游乡》、《扒瓜园》、《斗书场》被大会推荐赴北京汇报演出,《人欢马叫》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为戏曲艺术片。

河南豫剧院三团因坚持上演现代戏闻名全国。杨兰春在编导现代戏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王基笑、姜宏轩、鲁本修等在现代戏的音乐唱腔创作上很好地解决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创立了新板式,丰富了演唱形式,许多唱段家喻户晓,对河南现代戏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高洁、马琳、柳兰芳、王善朴、魏云、韩登庆、朱义、刘伶等三团主要演员受到全省观众的喜爱,他们的名字一在字幕上出现,剧场里就会爆发掌声。以上艺术力量已经形成了一个有力的创作集体。另外,还有一些剧团的演员,如任宏恩、吴心平、张月荣等也在现代戏的演出中崭露头角。河南省曲剧团演出的《掩护》、《游乡》影响很大,前来观摩学习者达上万人。河南编演现代戏在全国已处先进行列,有一大批现代戏剧目在群众中颇受欢迎。这些戏的内容和形式较为统一,初步形成了河南现代戏的艺术风格。但就上演剧目的整体来看,有不少居剧目显得粗糙、概念化,内容虚假,演员缺乏生活,正面形象往往缺乏艺术光彩,且有雷同化倾向。文化管理部门为解决这些问题,除要求剧作者深入生活,也强调演员深入生活。1965年,河南豫剧院二团深入信阳山区,肩扛行李,步行八个公社,一边演戏,一边与农民一起参加劳动。河南省京剧团也三次下农村,专门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时间三个月。同时,对导演队伍艺术素质的提高也有所重视,1965年,河南省戏曲学校连续开办四期导演短期训练班。训练导演二百余名。重点解决排演现代戏中如何处理继承与革新的关系,如何处理虚与实的关系。

1966年2月,中南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委员会把河南的《人欢马叫》、《李双双》、《朝阳沟》、《游乡》、《红管家》、《好媳妇》、《卖箩筐》、《扒瓜园》、《斗书场》、《夫妻俩》作为优秀剧目向全国推荐,河南戏曲团体立即普遍上演了这些剧目。同时,河南省文化局又发出了《关于开展学焦裕禄,写焦裕禄,演焦裕禄的通知》,全省戏曲团体很快排演了一大批反映焦裕禄模范事迹的剧目。据当时报界透露,同一天全省上演这一题材剧目的戏曲团体达二十七个之多。

1966年5月,“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全面展开。6月,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驻各单位。戏曲团体内的演职员纷纷成立“红卫兵”组织。很多戏箱、资料被烧毁。不少艺术家、名演员、戏曲表演团体中的艺术骨干被批斗,被关进“牛棚”。不仅古装戏均被视为封建主义艺术而一概否定,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创作的现代戏亦被列为修正主义文艺而受批判。接着,一些不同观点的群众组织互相攻击,甚至武斗,戏曲演出活动全部停止。1967年,省、地、县都有部分文工团、剧团,或这些团体中的“造反派”组织开始演出现代戏《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等剧目。1968年,“工宣队”、“军宣队”进驻戏曲团体,进行“清理阶级队伍”、“斗、批、改”。省文化局直接领导的戏曲团体下放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只有在执行任务时或节假日才有演出活动。

1968年国庆节期间,全省戏曲剧团开始学习演出“样板戏”。此后,省和地区经常举办普及“革命样板戏”学习班,层层辅导,不少地市还举办了“革命样板戏”调演。1970年,各地戏曲团体陆续恢复了演出活动,演出剧目只有“样板戏”。“样板戏”初上演时,观众尚有较高的欣赏热情,但长时间只有几个“样板戏”可看,其他剧目全被禁绝,渐感厌倦,于是,出现了利用行政手段发动单位买票,组织观看“样板戏”的现象。演出“样板戏”具有严格规范,台词不准改,表演不能变,每一台步都不许随意发挥。豫剧当时演出“样板戏”,在音乐唱腔上力求有所创造,吸收了西洋乐器,在传统基础上改革了唱腔。河南省豫剧院演出的《海港》、《杜鹃山》,郑州市豫剧团演出的《红灯记》,不少唱段在全省广泛流传。

1971年底,方城县文工团自编自演了一出豫剧现代戏《泅渡之前》,在河南突破了只能演“样板戏”的框范。1972年1月10日,《河南日报》全文刊登了该剧剧本,2月,郑州市曲剧团以“实验演出”的名义上演了现代戏《继续战斗》。此后,全省各剧团着手自编自演现代戏,地、市、县的剧目工作组先后恢复。1973年,举办了河南省戏曲创作剧目调演,豫剧、曲剧、京剧、四平调、二夹弦、河北梆子、越调、道情戏八个剧种,十四个代表团演出四十八个剧目,时间达一月之久。《百将渡》、《定线》、《黄河儿女》、《点点红》、《发放窗前》、《柜台内外》、《山鹰》、《春花向阳》、《前进路上》都受到了观众欢迎,调演后,全省剧团普遍上演。这一时期的创作剧目,多是以阶级斗争、路线斗争为基本内容,遵循“样板戏”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的“三突出”创作方法,强调塑造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对于不遵守“三突出”原则的剧目,或者被认为内容上有路线错误的剧目,经常开展“上纲上线”的“革命大批判”。1974年,在全国批判《三上桃峰》时,河南对盂津县创作和演出的《卖马记》进行了颇有声势的批判,以至于凡是带个“马”字的剧目都要受到审查。

1975年春,拍摄鄢陵县豫剧团的大型纪录片《板车剧团》公开放映,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局召开了学习鄢陵县豫剧团的现场会,各剧团都开始制作用架子车拼成的“流动舞台”,由演员拉板车下乡,自搭舞台,送戏上门。1976年6月,“农业学大寨”剧目调演在郑州举行,接着又召开了河南文艺创作座谈会,号召创作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作斗争的作品。《劲松赞》、《宋文英》开始排练或演出。当这些所谓与“走资派”作斗争的剧目准备赴京演出时,“四人帮”被打倒,“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

1976年10月,特别是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历史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河南戏曲界对“四人帮”推行的文艺路线进行了清算。“文化大革命”中一批被批斗、被打成反革命的戏曲艺术家、作者、演员恢复了名誉。1957年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

的戏曲界人士也全部改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恢复了尊严;解放思想,文艺民主,作为一个时期的创作指导思想被提了出来。一批现代戏如《朝阳沟》、《洪湖赤卫队》、《游乡》、《掩护》等首先在全省各地重新上演。接着,《逼上梁山》、《卷席筒》、《十五贯》、《下陈州》、《唐知县审诰命》、《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十多个传统戏与观众见面。省直和各牲备剧种的表演团体相继恢复。

当代戏的创作和演出仍被戏曲界和文化部门重视:1978年9月,河南省文化局召开文艺座谈会,推广河南省豫剧三团上演现代戏的经验;1980年召开了全省现代戏创作会议;1981年举行了河南省现代戏会演。根据同名话剧改编的《于无声处》曾在全省普遍上演。河南省豫剧三团创作并演出的《朝阳沟内传》,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的《小白鞋说媒》等,在省内外均有影响。

被多年禁锢的传统戏开放之后,社会对戏曲的需求不论是数量还是品类都发生了突转。观众对古装戏表现了极大的观赏热情,很多人夜晚睡在售票窗前排队购票,剧场、剧院被挤倒门墙之事时有发生。大部分剧团一天演出三场仍不能满足观众需求。一些在“文化大革命”前都很少上演的剧目也被挖掘出来整理上演。对观众需求的这种突然膨胀,戏曲界大有力不能支之感。中青年演员大都缺乏演古装戏的经验,演员队伍青黄不接,导演、剧本、音乐、舞台美术等创作队伍也是后继乏人。早在1977年,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文化局就发出了豫革文字(77)第一百九十四号文件,对省直艺术表演团体培养青年演员问题提出了意见。要求有经验的老演员带青年演员,重点培养,包教包学。一些名演员纷纷收徒传艺。省戏曲学校和各地市戏曲学校开始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河南省文化局与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导演、音乐设计、舞台美术设计进修班,培训二百余人。1980年,“豫剧流派会演”在郑州举行,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赵义庭、唐喜成、李斯忠等老艺术家登台表演。一部分学习流派唱法取得了一定成就的中年演员也参加了演出。会演结束后,召开了老艺人座谈会,专题讨论如何收徒传艺,培养接班人问题。《河南戏剧》和大型戏曲理论刊物《戏曲艺术》都开设栏目,刊登老演员介绍经验的文章。一批中年演员如豫剧演员张宝英、王清芬、王希玲、谷秀荣、虎美玲、曾广兰、刘中河、刘百玲、郭应先,曲剧演员海连池、马琪、高桂枝、张晓凤、孙丙辛、胡喜华;越调演员何全志、陈静等,在全省观众中博得了声望。

业余戏曲活动发展迅速,仅以邓县为例,1979年有业余剧团四十四个,到了1980年,就增加到九十六个,其中曲剧七十四个,越调十个,宛梆十个,罗卷戏一个,豫剧一个。另有民间新办戏曲学校四十一所,学员二千五百五十二名。全省有不少业余剧团,设备和阵容与专业戏曲团体不相上下,成为“半职业剧团”,经常活跃在乡镇或县城,进行营业演出。政府重视业余戏曲活动,各地市都举办了业余戏曲调演、会演,有些县如南乐县于1980年也举办了业余戏曲调演。1981年,河南省举办了首届农村业余戏曲调演,历时四十天。二十八个代表团参加。演出的《三子争父》、《三传圣旨》等剧目被不少专业戏曲团体搬演或移植。

为使戏曲满足时代需要,跟上时代发展,戏曲理论研究越来越引起普遍重视。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分会、河南省戏剧工作室把理论研究作为一项重要

本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河南戏曲》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4430.html

上一篇:道情中的小生 下一篇:太康道情主要演员介绍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