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大众娱乐潮流下亟待构建经典文化背景

王晓鹰:大众娱乐潮流下亟待构建经典文化背景

这似乎进入一个全民娱乐的年代。当这股泛娱乐之风从影视屏幕蔓延到被誉为“艺术殿堂”的戏剧舞台时,当代戏剧人应如何思考与面对?在中国戏剧家协会近日举行的“戏剧的品格与使命”研讨会上,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话剧院副院长王晓鹰的一席发言,引发与会戏剧工作者及专家学者的广泛共鸣。

经典缺失,文化生态日趋浅显娱乐化

“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氛围是以文化消费、大众娱乐为重要主题语的,收视率、票房、市场成为娱乐性文艺作品体现自身价值的最直观的量化指标。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娱乐戏剧、商业戏剧已经汇入文化主流,成为主流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合乎时代潮流的,我们当然应该面对和接受。”王晓鹰慨然表示。

商业与娱乐紧密联成一体后,艺术与受众的关系从艺术创作与审美欣赏的关系,衍生出生产制作与消费娱乐的关系。王晓鹰认为,面对这样的现实,不应该放弃对文化本身的价值体现和传播形态进行判断和思考。

“在全球大众文化语境中所说的大众文化或者大众娱乐,是从高度发达、高度成熟的商业文明市场体系里发展出来的。我们是在全球化的强力推动下,被动汇入世界范围的大众娱乐时代潮流中,其间没有完整地经历从经典到现代的积淀过程。因此,尽管我们已经拥有了与后现代相适应的现代经济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忽视经典文化这一文化积淀的重要阶段。”

王晓鹰认为,跨越式的发展节省了我们发展经济的时间,但由于缺失经典文化的积淀与支撑,造成了我国当前文化生态日趋单薄浅显的娱乐化的情形。

消费文化成为主流,凸显经典文化补课急迫性

“在紧跟全球化时代脚步走进大众娱乐的同时,我们特别需要努力建构充实我们的经典文化背景,不应将消费时代简单理解为过度发展娱乐文化的时代。”

王晓鹰这番话,源于他对西方消费文化的认识。

“西方现代都市文化经历过从经典文化、精英文化的充分滋养,经历过从经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积累传承的漫长过程,故而呈现出具有深厚经典文化积淀的多元并存形态。在商业化程度最高,市场经济最发达的美国,既有拉斯维加斯的歌舞、杂耍、秀场,也有以演音乐剧为标志的百老汇商业文化,及各个大城市的众多交响乐、芭蕾舞等经典艺术表演;既有林肯艺术中心这样的世界著名的高雅艺术殿堂,也有遍布各地的非盈利性剧团及大大小小的莎士比亚戏剧表演……”

王晓鹰特别指出,欧美戏剧舞台上有大量拆解、重构莎士比亚戏剧的后现代作品,“但这种解构和戏说,是建立在莎翁经典已经持续传播了几百年、其经典文化精神已经融入群体的欣赏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当受众充分了解了莎士比亚剧作的意义时,才能在不同时代理解莎士比亚解构的新意义。”

他认为,正因如此,当下的中国戏剧工作者没有理由受利益驱动,将经典文化、精英文化置于大众接受和选择的主流之外;应在为受众提供一个多元并存的文化生态的同时,引导当代与未来受众进行经典文化的补习。

“当消费文化成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娱乐戏剧成为主流戏剧的一部分时,就需要承担一部分主流性的文化责任,这更凸显了经典文化补课的迫切性!”

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决定受众选择

无论是经典文化还是娱乐文化,都具商品属性,其文化影响力都要通过传播、通过市场行为来实现,“我认为市场对于文化的意义在于建立通道,在文化推广、娱乐销售的过程中,为文化产品与受众之间建立有效连接,并让真正有质量、有品位的经典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共同面对大众。”王晓鹰说。

他表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众,其文化接受的选择权的决定者,是文化产品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身为文化产品的制作者和传播者,我们应该做的不是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理由,妨碍甚至剥夺大众对文化选择的可能性。我希望全社会共同享有大众娱乐的同时,让其中一部分人有机会选择接受更具经典文化含量的艺术产品的熏陶;当代大众在消费娱乐文化的同时,需要保留接受经典文化的选择机会,这是他们在文化消费方面的基本权益。”

王晓鹰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大众观念,是当代戏剧人对于当今时代、对于未来的责任。他引用尼尔·波茨曼在《娱乐至死》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自己对这一课题的认识:“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再思考。” □廖 翊

本文《大众娱乐潮流下亟待构建经典文化背景》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3977.html

上一篇:青年导演:戏剧直面现实比国际化更重要 下一篇:李默然:不能把庸俗低俗媚俗当通俗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