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厚重古镇的戏曲之魅

毋庸讳言,与开封市近在咫尺的朱仙镇,是古镇、名镇、美镇。

说它是古镇,因为追溯历史,“相传为战国朱亥故里”,距今2000多年了,资格够老的。

说它是名镇,因为早在明、清时期它就被誉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清代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中称朱仙镇“为水陆会集之所,南舟北车,从此分歧”。当时镇上经商者4万余户,人口达30万。

说它是美镇,因为该镇地处豫东大平原,是“八朝古都”开封的门户,风光秀丽,古迹名胜多,寺庙道观多,自古就有“镇内八景”和“镇外八景”之说,还有百看不厌的木版年画及久负盛名的美酒美食。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是,朱仙镇曾被评选为“中国最美十大村镇”之一。

但是,作为一名戏剧工作者,笔者认为这还不够,朱仙镇还应该是一座戏镇。它不仅是河南豫剧的重要发源地,而且是养育、发展、传播祥符调的根据地,戏曲活动曾经是这里的主要文化现象。毫不夸张地说,朱仙镇称得上是一座没有围墙的戏曲博物馆,读懂了朱仙镇,也就读懂了豫剧发展史。

朱仙镇原有“聚仙镇”之说,镇上老年人常讲:“天下的神仙全聚在这里。”神仙多,寺庙大大小小有72座。每逢节日或神仙的生日,除必要的祭祀活动外,都要唱几天大戏,既助长声势、烘托气氛,又娱神娱人。起初,演戏就搭个临时性舞台,后来,随着活动增多,索性建起了戏楼。戏楼高出地面很多,分前台(表演区)和后台(化装区),一般为砖木结构,宽敞明亮,气势宏伟。目前,有史可查的古戏楼全镇有多处。

岳庙大戏楼,建于明成化十四年(1479年)。戏楼八角挑檐,楼下为砖砌涵洞,可过车行人。在庙的后院,还有一座堂戏楼,建筑时间同前,规模较小,一般供贵宾家眷观戏。这两座戏楼均在1931年前后拆去。

关帝庙大戏楼,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为镇上晋商捐资所建。最初,戏楼坐落在关帝庙门前照壁外,后嫌其为照壁所隔,影响关帝“观戏”,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六月,人们将戏楼移于照壁内,所需资金仍由19家镇上晋商提供。戏楼高三丈,前为挑檐卷棚,装饰华丽,据说可与安徽的亳州花戏楼相媲美。戏楼上悬匾两块,一题“天籁行云”,一书“悬鉴楼”。日寇攻占朱仙镇时,将戏楼上部拆除后改成炮楼。1947年,国民党保安团将其全部拆除,运至镇西南角修建防御工事。庙后院也建有一所堂戏楼,建筑年代不详,后来被拆毁。

天后宫(又名福建会馆)戏楼,位于镇内河东油篓街。戏楼面向西,和天后宫对峙,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戏楼高两丈余,四楹三间,脊有兽铃。戏楼下有涵洞,可过车行人,1942年毁于兵火。

山西会馆戏楼俗称小关帝庙,又名伏魔庵,有大戏楼和堂戏楼各一座,建于明末。从残碑铭文所记,清雍正十一年、乾隆七年、乾隆十六年和乾隆三十九年,先后4次对戏楼进行修缮。堂戏楼毁于1928年,大戏楼于1955年被拆建成学校。

鲁班庙戏楼样式和建筑时间,均与天后宫戏楼相同,1946年毁于兵火。

救苦庙戏楼,位于镇内炮坊街,坐北向南,建于明末,1928年前后拆楼建校。

葛仙庙戏楼位于镇内葛仙庙前广场,规格、样式及建筑年代均与天后宫戏楼相同,1928年拆除建校。

上述7座大戏楼和3座堂戏楼,散布在一个小镇之中,在全国都是罕见的。戏楼多,说明演出活动多,这就见证了昔日朱仙镇戏曲业的繁荣昌盛。

朱仙镇庙多,庙会自然也多。

庙会是融拜佛敬神、游艺玩耍与商业贸易为一体的大型民间集会,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一项集市活动。其犹如今天的商贸洽谈会、物质交流会和产品展销会一样,不仅客商云集,而且逛会的人十分踊跃。庙会都是露天的,商品琳琅满目,文娱活动也丰富多彩。踩高跷的、划旱船的、耍狮子的、打拳卖药的、说书唱戏的,可以说应有尽有。当然,这其中的重头戏自然是古戏楼上唱大戏,有时不止一台,常常两台对着唱,三台、四台、五台、六台的“大比拼”也不稀罕。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情绪更是高涨,简直就是“戏曲大赛”。观众是流动的,这边的戏精彩,大家都会到这边来,那边的戏不好,观众就会流失。这种“比赛”虽然没有评委,但大家的掌声和喝彩声就是“亮分”,名角儿就是在观众拥戴下形成的,不偏不向,特别公平。

戏曲招来八方赛客,庙会聚集四方财富,这种现象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不就是“戏曲搭台,经贸唱戏”吗?

朱仙镇的群众对庙会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常常掰着手指头自豪地向人们讲述昔日庙会的盛况:“我们这里几乎月月有庙会,月月都有好戏看。农历正月初七是火神庙庙会,农历正月十六是岳庙庙会,农历二月十八是泰山庙庙会,农历二月二十五又是岳庙庙会,农历三月初一又是泰山庙庙会,农历三月十五是城隍庙庙会,农历四月初八是小满会,农历四月十八是老奶庙庙会,农历四月二十三是明皇宫庙会,农历五月初五是瘟神庙庙会,农历五月十三是关帝庙庙会,农历六月初六是土地庙庙会,农历七月十五同时是柴王庙和马王庙庙会,农历七月二十三是灶王庙庙会,农历八月初八是鲁班庙庙会,农历九月初九是关帝庙庙会和葛仙庙庙会……进入农历十月,庙会少了,虽然没人写戏(指请戏班子),但戏班照常演出,行话称‘卖闲戏’,在庙门口放个大笸箩,谁进庙看戏,随意扔几个铜钱就行。庙会上的戏一般连演三天或五天,若遇见许愿戏或还愿戏,说不定有连演十天半个月的。关帝庙、葛仙庙和鲁班庙都在镇的西北角,有时会出现几台大戏对着唱的局面。这时,各戏班为了争高低和压倒对方,常常四处邀名角儿演出绝活儿和拿手戏。为阻止和避免无限期延长演出时间,庙会会首(主办人)不得不规定:擂鼓三通,同时开戏;鸣锣三响,同时住戏。”

朱仙镇的戏迷真是过足了戏瘾,不单演出场次多,剧种也多。敬神戏多为河南梆子,有时也唱大油梆、曲子(即曲剧)、二夹弦、道情等。道情班的艺人很少,一般为三五个人,每个人骑头毛驴来,唱罢,骑上毛驴就走了。

在旧社会,三百六十行,行行都供奉祖师爷,也就是自己行业的“神”。

戏曲艺人的神是唐明皇(也有说是后唐庄王的)。他贵为天子,地位显赫,识音律、喜表演,还创办过梨园(宫廷培养训练歌舞艺人的地方,后人称戏班为梨园)。这虽说是传说,但却反映出戏曲艺人地位低下,唯恐受人欺凌,生活无着,于是便抬出个皇帝做自己的精神领袖,以求庇护。

不知何年何代,艺人们集资在朱仙镇北门外通往古都开封的大道旁,建起一座宏伟庄严的庙宇——明皇宫。既然叫明皇宫,供奉的神当然是唐明皇。庙宇方圆200多亩,有大殿、钟鼓楼、戏楼等建筑。艺人们以田养庙,并在此成立了梨园行会,以维护正常的演出活动和自身的生存权。这个行会接纳了许多戏班,推举两三名德高望重、有领导能力的艺人或班主担当会首,主要职责是管理日常会务、庙产收入、戏班和社会捐赠,同时也调解戏班间的矛盾纠纷和对违规艺人的惩罚、教育。

明皇宫是艺人们的慈善机构和招待所,过往戏班和来朱仙镇演出的艺人,可在这里吃住,不仅收费低廉,而且对特别贫困者可以免费。有病无家可归者,可在此调养治疗,如果死亡可在义地安葬。所以,艺人们常把明皇宫称作自己的家庙和归宿地。

每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是“戏神”的诞辰日,明皇宫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每个戏班都必须选派最著名的演员到此作敬祀演出。被指名前来献艺的名角儿,不论在何处搭班,都必须按时赶到。庆祝活动一般为三天到五天,届时名角儿荟萃,戏班云集,相互观摩,交流技艺,犹如今天的戏剧节,参加者莫不以此为荣。所以,明皇宫成了戏曲艺人心目中的艺术殿堂,也是他们追求向往的圣地。

明皇宫多次毁于水患,至今已片瓦无存,所幸一通1916年《重修明皇宫碑记》的石碑,碑上记载着重修庙宇进行捐赠的70多个戏班和106个人的名单。在这106人中,绝大部分是当时的著名演员,其中有祥符调名家李剑云、林黛云等。碑记中说到明皇宫“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也说到道光年间黄河决口及同治年间重修的简况,字里行间流露出许多珍贵的豫剧史料。此碑现存开封博物馆,被戏曲史学家称为“刻在石碑上的豫剧史”。

祥符调自诞生以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很快便崛然而起形成一个独立剧种——土梆子,即后来的豫剧。在祥符调发展、传播过程中,优存劣汰,逐渐形成蒋门和许门两大科班。蒋门的培训基地就在朱仙镇,然而,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突然决口,汹涌的黄水肆意泛滥,朱仙镇一带也被黄水吞没。当时蒋门科班的掌门人名叫蒋扎子,是位热爱戏曲事业的艺术家,不忍心就此罢休,便毅然率领科班背井离乡向东迁徙。试想,洪水遍地,整个科班老老少少上百口人,再加上妻室儿女,背着行李,趟着积水,踩着泥泞,何等艰苦。即使这样,蒋扎子也没有忘记祥符调的传播和创新,终于将土梆子的种子撒向豫东、豫南和豫北,又派生出豫东调、沙河调和高调等新腔新声,使后来的豫剧越来越壮大,成为全国地方戏中的一大剧种,流行大半个中国……

众所周知,朱仙镇木版年画闻名遐迩,在艺术表现上,线条粗犷遒劲,构图饱满匀称,人物造型健美英俊,色彩搭配艳丽明快,具有强烈的喜庆气氛和装饰效果。鲁迅先生当年收到河南版画家刘岘的寄赠后,非常喜爱并收藏,他认为:“朱仙镇的木版画,朴实,不涂脂粉,人物没有媚态,色彩浓重,很有乡土味,具有北方年画的独有特色。”

现今存留下来的朱仙镇木版年画中,戏曲人物和戏曲故事居然占有极大成分,当地群众和业内人士对这些年画统称“戏画”。据初步统计有《火塘寨》、《重耳走国》、《长坂坡》、《带子上朝》(即《打金枝》)、《麒麟送子》、《王小二赶脚》、《李存孝打虎》、《许状元祭塔》、《九龙山》、《哪吒闹海》、《潞安州》、《渭水河》、《天河朽》、《三娘教子》、《施公案》、《刘海戏金蟾》、《二进宫》、《对金抓》、《罗章跪楼》、《打洞房》、《游黾山》、《苟家滩》、《挑袍》、《大破十绝阵》等20余幅,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戏画大多与祥符调剧目有关。由此可见,朱仙镇木版年画朴实明快的艺术风格与祥符调的艺术风格是一脉相承的,这也说明祥符调当初在朱仙镇的繁荣兴盛,对朱仙镇年画的渗透和影响。难怪,至今镇里的群众还流传着“画中有戏,百看不腻”的谚语。戏曲为年画提供了创作内容和依据,年画又对戏曲的普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朱仙镇是开封的南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明代诗人李梦阳称之为“百战回戈地”。“岳飞大战朱仙镇”就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在胜利在望、形势大好之际,怎奈朝中投降派一心求和,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并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于风波亭。世世代代的朱仙镇百姓,无不痛恨投降派、敬重岳飞及其岳家军。镇中的岳庙,一年四季香火不断,古戏楼上经常演出与岳飞有关的戏剧,如《岳母刺字》、《八大锤》、《岳家庄》、《王佐断臂》、《烧秦桧》等。

上述剧目中,最受观众欢迎和津津乐道的是《烧秦桧》。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六的岳庙庙会上,压轴戏必是这个剧目,约定俗成,无人更改。其主要情节是:岳飞被秦桧害死于风波亭后,忠魂惊动了玉皇大帝。大帝赠送三把神火,要火焚秦桧。秦桧急忙跑进庙中求神灵庇佑,地藏王化作疯僧,历数秦桧陷害岳飞的罪恶,痛加责骂,而后命判官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又令小鬼将其妻王氏的灵魂勾来,用神火一齐焚烧。

戏剧情节虽然荒诞,但却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爱憎和愿望。每演至此,观众就把早已准备好的秦桧和王氏草人,与台上同时点燃。观众无不对秦桧卖国求荣、陷害忠良的罪行咬牙切齿。

《烧秦桧》这出戏从未见外省外地剧团演出,是朱仙镇农历正月十六岳庙庙会上独有独创。1990年1月,笔者参加全国话剧、戏曲创作座谈会期间,曾专门向外省的戏剧名家们询问请教,大家都非常惊讶,均表示从未见过这么别具一格的戏。看来,朱仙镇上演出的《烧秦桧》,当推为全国独一无二的剧目。

朱仙镇的戏曲遗产丰富多彩,一定要加强保护和挖掘整理,决不能让其流失殆尽。朱仙镇发展旅游产业,也应该从庙会和戏曲上大做文章,这是恢复古镇风情的主要突破口,“只此一家,别无分号”,再现昔日辉煌,决不是神话。(开封日报)

本文《厚重古镇的戏曲之魅》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3404.html

上一篇:戏曲电影《香魂塘畔的香魂女》剧情 下一篇:梨园的由来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