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梅葆玖 梅花虽逝,芳香永存

  2016年2月2日,本报刊登梅葆玖的文章《学京剧应从娃娃抓起》

  梅葆玖在表演

(资料照片)

2016年4月25日上午11时许,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之子梅葆玖在京逝世,享年82岁。

下午5时许,笔者赶到梅先生的人生最后一站北京协和医院东院。虽然没有瞻仰到梅先生的遗容,可是看到医院门口聚集着不少群众,他们手里捧着鲜花,神色黯然。天色渐渐暗下来,仍有人迟迟不肯离去。

继承与创新

梅葆玖,祖籍江苏泰州,1934年3月29日生于上海,京剧演员、梅派艺术传人、北京京剧院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作为梅兰芳的第九个孩子,他10岁开始学艺,13岁正式登台演出《玉堂春》、《四郎探母》等剧目,是梅派领军人物,深得梅兰芳的教诲和指导,18岁开始与其父同台演出。

梅葆玖嗓音甜美圆润,唱念字真韵美,表演端庄大方。他艺业精湛,在青衣、花衫、刀马旦、昆曲诸行当都造诣颇高。《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穆桂英挂帅》、《太真外传》都是其代表作品。

“父亲去世之后,梅剧团的担子自然而然落在我身上。这是使命,也是责任,每年两百多场大戏,靠我挑班演出,一直从二十几岁唱到今天。”梅葆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

梅葆玖一生致力于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了胡文阁、李胜素、董圆圆、张晶、张馨月、田慧等49位弟子,这些人大多是当下京剧行业的翘楚,胡文阁则是唯一的梅派男旦传人。

中国梅兰芳纪念馆馆长秦华生回忆梅先生时说:“他对艺术精益求精,同时,他勇于创新,有着十足的开放精神。”

梅兰芳是最大的京剧革新家。梅葆玖则把“继承与创新”作为梅派艺术的发展方向。在保存其父亲梅派精髓的基础上,梅葆玖根据时代的变化,大胆做了创新与尝试。他曾录制过交响乐伴奏版《贵妃醉酒》,也曾把《太真外传》改编成《大唐贵妃》。这些尝试既保留了梅派的韵味,又赋予传统艺术以现代感,轰动一时。

2014年,已经80岁高龄的梅葆玖,奔赴俄罗斯、美国、日本等地参加北京京剧院纪念梅兰芳大师的“双甲之约”活动。2016年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梅葆玖的提案依旧与传统文化、民族戏曲保护有关,他希望孩子们多听京剧、爱京剧、练书法、认识繁体字,学习传统文化。

梅葆玖和人民日报海外版缘分颇深。今年2月2日,梅葆玖在本报发表《学京剧应从娃娃抓起》一文,强调学校开设京剧课程的重要意义。2015年5月8日,本报刊登了采访梅葆玖先生的文章,他强调要用新手段使戏曲文化永葆青春。2015年3月13日,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梅葆玖为本报创刊30周年题辞:“讲好中国故事”。2004年2月27日,本报记者采访报道了梅葆玖的读书生活。

本文《梅葆玖 梅花虽逝,芳香永存》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32207.html

上一篇:戏曲界人士忆梅葆玖:性格“接地气” 待人有耐心 下一篇:弟子后辈回忆梅葆玖留下的话:关键是认真对待艺术 不是只来我这挂个名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