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沪上梨园行组团闯京城,底气从哪里来

新华网北京11月5日专电(记者 刘硕、周文其)10月29日至11月7日,上海戏曲艺术中心的京、昆、沪、越、淮、评弹六大院团,携《景阳钟》《邓世昌》《芦苇青青》《春秋二胥》《铜雀台》《八女投江》六台新创剧目进京展演,让京城的戏曲界又热闹了一番。在如今很多戏曲院团生存举步维艰的大环境下,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是如何盘活传统戏曲这一宝贵资产的?他们组团闯市场底气从哪里来?

在经典基础上大胆创新

一桌二椅,三弦琵琶,自说自弹自唱,传奇故事儿女情长,这是评弹艺术给人的一贯印象,一些老观众对于评弹经典剧目和唱段耳熟能详。在日益多元、选择丰富的演出市场上,评弹艺术家们不得不思考如何把观众拉到评弹舞台前。

“既要保留经典韵味,也要在形式上适度创新。”上海评弹团副团长高博文说,要想让这一古老的艺术获得更多观众的喜爱,不能在舞台上只呈现“老三样”,必须对评弹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符合观众期待的创新。

在传统评弹剧目基础上创新而来的评弹音乐剧是剧团一次成功的尝试。首演于1964年的中篇评弹《冲山之围》一直被奉为经典,由上海评弹团多位评弹流派的创始人张鉴庭、严雪亭、朱雪琴、张维桢等创作演出,其中《钟老太骂敌》《游水出冲山》《望芦苇》等唱篇已成为经典曲目。

如何在当代更好地呈现这部经典作品?高博文告诉记者,如今《冲山之围》被整理、修改、复排为评弹音乐剧《芦苇青青》,强化了音乐的表现力,融入了乐队烘托气氛,以经典唱腔为主线串联剧情,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与评弹一样,沪剧也面临着创新压力。在新编沪剧《邓世昌》中,如何用传统戏曲形式表现磅礴大气的英雄史诗,成为摆在创作者面前的难题。

“沪剧的音乐和唱腔有着江南丝竹的柔美,表现大海的磅礴和战争的激烈,应追求该剧音乐气质和人物形象大气地融为一体,借助舞美和灯光的语汇,通过写意的手法,穿越历史的硝烟,使之充满诗意,具有现代人的观照。”《邓世昌》导演陈薪伊说,正是得益于新的艺术手法与传统戏曲的创新融合,才使得这部新创沪剧能够承载和演绎好这样一出具有思考品格、诗意和现代视角的历史悲剧。

寻找艺术与市场的平衡

“我们展演的剧目都是经过市场检验的剧目,很多剧目获得了全国精品工程等奖项,也获得了市场认可,这得益于我们不断探索,在艺术与市场中间寻找平衡点。”上海戏曲艺术中心总裁张鸣说。

“我们每创作一部新戏,都需要经过专家评审委员会的反复论证,把握并保证作品的艺术质量,评估其市场潜力。”张鸣表示,传统戏曲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既不能完全考虑市场而降低文化考量,也不能“为了艺术而艺术”,而是要充分考量其各方面的价值,让传统戏曲真正具备传承艺术与开拓市场的实力。

本文《沪上梨园行组团闯京城,底气从哪里来》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29617.html

上一篇:12部小剧场戏曲亮相繁星戏剧村 下一篇:戏曲现代戏优秀剧目南北交流展演在南京启幕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