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西藏民间藏戏队在困境中突围

  藏戏表演现场

李 宜 辛雷乾

藏戏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独具魅力的一种少数民族戏剧,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行于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省份以及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的藏族聚居区。藏戏是一种与社区民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06年,藏戏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藏戏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藏剧团和民间藏戏队的生存空间受到很大挤压,面临传承危机。为此,国家和西藏各级政府部门逐年对藏戏加大投入,进行全面抢救和保护,尽管其生存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演出模式多以传统为主

去年8月,笔者一行三人对民间藏戏队分布较集中的拉萨、山南、日喀则,以及阿里、昌都等地的18支藏戏队的生存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考察。其中14支藏戏队至今依然保留传统藏戏义务演出、不收取戏金的习俗。

民国初年日本僧人青木文教在《西藏游记》中记载:“剧团由政府指定有五六派,平常住居各乡里,私领地的税,可以不纳,以演剧为代,每年一次……观剧人一概不出钱,他们除得政府贵族和一般看客的赏赐以外,没有征收戏资的。”可见,传统的藏戏演出都是以演戏代替税收的支差戏,属于不收取戏钱、在演出结束时接受西藏地方政府或者观众馈赠的非营利性演出活动。西藏地方政府送给演员的礼物大部分是一袋袋的青稞,这是西藏的主要粮食。观众一般都会朝舞台抛上包着钱币的白色哈达,作为送给演员的礼物。

目前,多数的民间藏戏队仍沿袭着这种业余性、非商业化的经营模式,主要依靠国家和西藏各级政府部门的拨款维持演出。藏戏队的演员全都来自当地农民,平时忙于农活,闲时出外打工,在藏族农民祈盼丰收的节日——望果节前半个月和藏历新年前一个月左右会回乡参加排练演出。由于所得的资助经费有限,一些藏戏队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不仅演出服装、面具和道具破旧,而且排练时大多数戏队没有补贴,一日三餐必须自备。只有正式演出时,每人每天会补助几十元。许多民间藏戏队能一直坚持演出,主要依靠演员对藏戏艺术的热爱。

政府扶持 缓解困境

自2006年藏戏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后,国家和西藏各级政府部门下了很大力气保护这一项目,不仅为山南琼结卡卓扎西宾顿、山南雅隆扎西雪巴、日喀则迥巴、日喀则仁布江嘎尔、日喀则南木林湘巴和拉萨觉木隆6个国家级藏戏流派的戏队下拨专项经费建造了传承中心,供日常排练和存放演出道具,而且每年投入一定资金对自治区内的各个藏戏队加以扶持。据西藏自治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阿旺旦增介绍,2014年,国家给全区近140支民间藏戏队各拨款2万元传习补助以改善生存状况,这些扶持对藏戏的传承和保护起到了很大作用。

本文《西藏民间藏戏队在困境中突围》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29455.html

上一篇:“张火丁模式”将成“走出去”模板 下一篇:杨楠拜师京剧名家叶少兰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