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戏曲人要有审美自信

原标题:戏曲人要有审美自信

◎张敞(剧评人)

现在戏曲人的问题,我觉得首先是“不自信”。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一段话:“以我的审美,再没见过比戏曲还时髦、现代、超现实却又妥帖的东西。它的手段、逻辑、方法、审美、境界,全世界的戏剧都在向它学习,我们的戏剧和戏曲人却急不可耐地要扔下它。有的戏剧人根本不了解甚至不懂戏曲的妙处。真是悲哀!在我们这个时代只是缺乏好演员、好剧本、好导演,其余的戏曲里都有了。”

京剧的化妆、服装、高超的舞台处理手法,都是第一流的。不说唱念做打舞,即使一条马鞭和一身褶子的颜色,都会有一种参差对照的颜色之美。这在其他戏剧形式里,很少有,即使有也从来没有发展得如此完善和成体系。

前几天我看了法国圣丹尼剧院演出的德国剧作家布莱希特的话剧《四川好人》。这出戏里的很多手法,我敢说是借鉴我们戏曲的,或者是异曲同工。比如有一个场景是两个人对话,但是一束灯光打在其中一个人的身上,那个人就讲自己的心理活动,这就是我们戏曲的“打背躬”啊。它采取了很多写意的方式,比如卖水的老王为神明寻找好心留宿的人时,不是真的去一家家敲门,而是原地跑,各种身体姿态的原地跑,表示去到了一家又一家。这不就是京剧里走圆场,一个圆场就把几十里地走完了吗?

布莱希特根据元杂剧还改编过一个剧本叫《高加索灰阑记》,我甚至觉得布莱希特最著名的“间离”,也来自中国戏曲的营养。

在我们京剧的《乌盆记》中,当赵大和老婆商量如何害死刘世昌的时候,他老婆说,我把耗子药放在绿豆水饭里,保证他吃了就死。说完,赵大的老婆下去,赵大对着观众说了一句话:“男子汉有这样的老婆,何愁不干坏事呢?”此时观众哄堂大笑。这不是“间离”的手法吗?这种跳脱剧情对着观众说话,已经不是那个角色本人。京剧经常使观众不完全沉浸在故事里,而产生一种暂时的疏离之感和新的美学体验,哀而不伤,中正之美,这不就是我们京剧的高超之处吗?

有的演员不是演人物是演流派

现在的很多演员演戏的时候,不是演戏里的人,而是演流派,演老师,演程式,演技术,这就不能感人。

法国作家左拉在《论小说》说,很多作家的文学技法很好,写的文章也很流畅,但是他的文章却没有生命。为什么呢?因为他的文章没有“真实感”,也没有“个性表现”。“如果作家缺少了这两种特质,与其写小说还不如去卖蜡烛。”

数年前,我听谭富英先生的《乌盆记》录音,他的一句“张别古,老丈”,五个字一出,我的眼泪就要落下来。谭富英先生处理的这五个字,里面饱含了刘世昌的冤屈,他终于见到了希望,千言万语涌在心头,张口叫一声“老丈”随即哽咽。他“未曾开言泪满腮”,不是靠唱出来我才知道,“老丈”一出,我就被他打倒了。

本文《戏曲人要有审美自信》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23231.html

上一篇:戏曲电影《陇上的梦》发布 专家赞其传承非遗陇剧 下一篇:民营剧团戏曲汇演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