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资讯 >

骆玉笙演唱《剑阁闻铃》版本浅说

原标题:骆玉笙演唱的《剑阁闻铃》版本浅说


前些天有位朋友说想了解骆玉笙《剑阁闻铃》的版本,我这几天整理了一下,写出来,请大家指正。


骆玉笙是曲艺史上一位重要人物。她不仅创立了“骆派”京韵大鼓,而且成为了北方曲艺的代表人物。她一生演唱了几百段的传统、现代节目。(骆老弟子罗君生曾有文章统计过)


在“骆派”众多传世佳作中大家最喜欢、传唱最为普及的就是《剑阁闻铃》。这段节目是根据子弟书《忆真妃》改编的。在骆以前梨花大鼓、河南坠子、唐山大鼓、辽宁大鼓、梅花大鼓等曲种早已传唱,根据骆的回忆说“我是在南京夫子庙听梨花大鼓演员董连枝,从而喜欢上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她的弦师刘文友帮助她成功上演,从此大获好评,成为了她的保留曲目。


至于这段《剑阁闻铃》的录音,最早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据说她1938年在国乐公司录制过唱片,但是现在没有见到实物,暂且存疑)这个版本只有刘文友、钟吉瑞两位伴奏。这个版本骆玉笙唱的非常古朴、随意,属于“骆派”雏形的典范。最后上板中“房儿内,残灯半灭御榻如冰”这个版本是“帷儿内”,也算是唱词上的唯一不同版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曾经把这个录音出版发行。


1961年7月她在天津电台录制的静场录音是现在经常听到的,这段节目前奏中琵琶弹得很花,以至于现在拉骆派的四胡演奏员在前奏中都把琵琶的点子都拉出来了,并且约定俗成成为了“范本”,实际这种拉法并不准确,可见一个录音对后世的影响。这个版本骆的嗓音不算高,唱的非常规矩。“北方鼓曲名家音配像”用的是这个录音。


在这个版本之后是1961年底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录制电影纪录片时的录音,这个录音是骆玉笙与刘文友先生最后的合作,因为那个时期已经是张子修为骆伴奏了,可能是骆为了留纪念吧。这段录音三位伴奏和演唱都达到了炉火纯青,据跟骆等四位一起到长春拍电影的刘春爱回忆“老太太三天没说话,就为了养嗓子,跟我说话都是用手比划”。很遗憾,电影拍好以后只有《丑末寅初》现在能看到,《剑阁闻铃》只播放过很小的一个片段。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张子修、钟吉瑞、李默生的唱片。这是1961年录音,1962年出版,原唱片是33转,正面小綵舞(那个时侯骆玉笙的名字还不普及)《剑阁闻铃》,反面是小岚云《赵云截江》。这张唱片当年非常畅销,后来骆以此唱片获得了首届“金唱片”大奖。这段节目前两年我在电台资料库中转成了CD格式,现在经常播出,大家可以听到比较清晰地版本。这段录音胡琴、琵琶很精彩,因为张子修当时属于学员,两位老师在伴奏的过程中要“带着他点”。所以可以听出钟、李二位特别卖力。这段的唱我本人十分欣赏,以至于超过前面三个版本,因为我觉得这个版本骆唱的最有感情。美中不足,由于是唱片所以节目中过门有残缺的情况,这都是当年修剪的痕迹。


“文革”前的《剑阁》基本上就有这几个版本,我想应该不止这几个,只等待中央、北京、河北、上海、广州等电台出现“奇迹”吧!


“文革”以后,1979年为了纪念建国三十周年,她以这段《剑阁闻铃》作为献礼节目,同台的都是老演员倒三高元钧、倒二马三立、王凤山,攒底就是这段《剑阁》。这段节目演唱与早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一时期她在何佩森等人的建议下把“恸临危”中的“危”改为“威”以前都按老的读音“萎”)但是乐队明显不足,她的晚年演唱慢尺寸跟乐队有很大关系。其实真正的“骆派”不是老气横秋的。其原因显而易见,当年张子修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虽然基功好,但终究对艺术理解还没有达到一个高度。此时又加上钟、李经常带着他,使之造成了“三弦不当家”的局面。中间“文革”十年。张子修的艺术可以说没有任何进展。


“文革”后复出,他只能是凭着年轻记忆为骆伴奏,一边伴奏还有带着王力扬,这样就在伴奏上大打折扣。近几年张子修先生又隐退曲坛。大家要想听正宗的“骆派”乐队是不容易了。韩宝利虽然比张子修有灵气,但终究是弹“乐亭、刘派、白派”出身,他的“骆派”现在融入了很多其他的风格。随然也很动听,但属于“改良”范畴。


这段实况录音非常火,前几年被制作成光盘出版,与这段节目一起的还有白凤鸣的《狸猫换太子》和孙书筠的《野猪林》。这张盘太值了,都是大师佳作,值得欣赏。


在这个版本之后他又先后在中国唱片公司、天津音像公司、天津电台分别录音,这些录音只能说是清楚而已,欣赏价值我感觉不大。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天津音像出版“曲坛荟萃”系列录音带的时候,为骆出版了五盘盒式带,其中第二集当中收录了《剑阁闻铃》和《丑末寅初》,这段录音她的气力就显得不足了。尺寸很慢。现在的很多票友和年轻的演员都以此为范本,实在是大错特错。试想一个二、三十岁的女演员站在台上唱七十多岁的声音和节奏,能好听吗?


骆玉笙与王力扬分手以后改为马建拉四胡,三弦、琵琶还是张子修、韩宝利。马建虽然出身世家,但他悟性较差,再加上常年伴奏时调,他的四胡给骆伴奏只能增加噪音,骆晚年最后一次到北京录制静场录音就是马建的四胡。骆逝世以后中国唱片公司为纪念发行了这一批录音,实在不敢恭维。我只听了几句就听不下去了。我劝大家最好不要买这套光盘。

骆玉笙演唱剑阁闻铃


本文《骆玉笙演唱《剑阁闻铃》版本浅说》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zixun/1096.html

上一篇:纪念梅兰芳逝世52周年 代表作: 霸王别姬 欣赏 下一篇:戏曲趣事:陶大为拜师刘文亨
剑阁闻铃相关文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