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豫剧大全 > 豫剧新闻 >

对于豫剧现状的几点看法,发表于2004年8月10日

对于豫剧现状的几点看法

客居外乡,每当说出自己是河南人时,总会有人接口,“河南有个常香玉”。甚至不少人(不论是否懂戏)还会要求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听听。于是便让我想起豫剧。


曾几何时,豫剧是河南人的骄傲。与京、越、川并称“四大剧种”,人才济济,名剧多多;名家荟萃,流派纷呈。《朝阳沟》响遍大江南北,《花木兰》堪称家喻户晓;五大名旦--常、陈、崔、马、闫更是唱念做打,造诣宏深,艺术成就可以与任何剧种,任何名家相比较而毫不逊色。


身为一个戏迷,我由衷地赞叹豫剧老艺术家们的成就,感谢她(他)们为我们带来艺术美的享受。同时也深深惋惜豫剧当前的困窘,心中感慨良多。


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兴盛、衰落、消亡的过程。戏曲也是这样。京剧、豫剧、川剧、越剧、评剧等在五六十年代都曾达到全盛时期,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各种娱乐手段的增加,人们不再欣赏慢节奏的戏曲,而转向易听、易唱、易学、更加大众化的歌曲及其它。其实,大众化应该是各种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初,京剧替代昆曲,就是因为京剧比昆曲大众化些。现在,歌舞替代戏曲的主导地位亦是此理。这应该是造成当前戏曲境况不佳的大气候,最大外因。


即便如此,我认为豫剧的衰落,还是有着更加重要的因素。在此,我想以豫剧新、老艺术家对比,探索几点原因。


豫剧老一代艺术家,生、旦、净、末、丑,名家繁多,特色各异。即以旦行论:常香玉的唱腔,激昂豪放,博大精深;陈素真的唱腔,华丽明快,精雕细琢;崔兰田的唱腔,深沉朴实,含蓄蕴藉;马金凤的唱腔,刚劲爽朗,韵味十足;闫立品的唱腔,委婉脆美,甜而不腻;桑振君的唱腔,乖巧伶俐,变化多端;......可以说,这些名家以其自身的造诣为丰富豫剧声腔艺术做出了卓越贡献。


反观当前豫剧的演员们,与老一辈艺人相比,差距太大。前几年评了个“中国豫剧十大名旦”,但可圈可点之人实在太少。如虎美玲,管爱梅都演过《花木兰》,王清芬、虎美玲都演过《大祭桩》,但与常香玉的相比,不可同日可语;张宝英号称“豫剧第一青衣”,已尽得崔兰田真传,可比较二者,前者多了几分浮躁,少了许多沉着,全然声嘶力渴,哪见含蓄委婉?从《桃花庵》《秦香莲》二剧一比便知;小香玉采用所谓西洋气声唱法,屡演红娘,白蛇,花木兰,嘴大音宽,高低腔运用自如,但把常香玉刻画人物时吐字运气、行腔使嗓,以无声胜有声,以低音胜高音的精妙之处丧失殆尽。如果说豫剧有噪音,我认为第一噪音便是小香玉的唱腔,便是小香玉唱的“谁说女子不如男”。柏青人称马金凤得意高足,一段“辕门外三声炮”唱下来,上气不接下气;牛淑贤被称为“豫剧皇后”,撇开唱腔不论,做功倒不负陈派盛名;另有李金枝、张美贞等人,毫无特色,更是无足论之。


为什么新一代演员生活在新社会,工作条件大大改善,社会待遇大大提高 ,艺术造诣却没有相应提高,相反如此低劣呢? 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在艺术的继承上轻浮急躁:


搞艺术,需要的是潜心钻研,而新一代演员却普遍有着浮躁心理,急功近利。如只想得“梅花奖”,“文华奖”,于是只在个别剧目、片段上下功夫;拜师求艺时受名利因素影响更重,如看到常香玉影响大,都争着去拜在常派门下,而忽视了自身的音质、气质条件;同时,由于缺乏竞争,在平时互相吹棒,互相抬高,“艺术家”“大师”“皇后”满天飞,热衷于趋港赴台,晋京出国,而忽略了内功的修炼。这些都影响着她(他)们艺术水准的提高。


2、在艺术的发展上因循守旧:


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当初豫剧兴盛期,新剧目层出不穷。每一位艺术家都有一批拿手看家的代表作,如常派的“红、白、花”,陈派的《三上桥》、《梵王宫》、《宇宙锋》,崔派的“四大悲剧”,马派的“两花一挂”,闫派的《秦雪梅》《藏舟》,又如唐喜成的《三哭殿》、《南阳关》,牛得草的《七品芝麻官》,李斯忠的包公戏等,无不唱做俱佳,脍炙人口。在这些权威面前,新人们只顾着摹仿,照搬,忽视了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迄今为止,我尚未听说前述新一代名家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戏。“众同不如独异”,在这种情况下新一代演员对于豫剧艺术发展的作用用句俗话来说,叫做“有也是五八,没有也是四十。”


3、在艺术的认识上浅薄鄙陋:


艺术的美是多层面,多角度,多内涵的,要使唱腔表演韵味丰富,必须符合剧中情境需要,或高亢,或低沉;或疾速,或缓慢;或豪放,或含蓄;或流畅,或缠绵。而决不是简单的顶高腔,拖长腔,耍花腔能够做到的。如对比常香玉和王清芬的《大祭桩》,常香玉和小香玉的《花木兰》,常香玉和谷秀荣的《五世请缨》,崔兰田和张宝英的《桃花庵》,会发现新一代演员的演唱,显得矫揉做作,匠气十足。从前曾在电视晚会上看到某位演员,据说擅学牛得草、唐喜成、刘忠河三家唱法。在唱刘、唐二家时,拖腔奇长,失韵坏度,令人替他难受。象这样的演员不在少数。这些都极大程度地影响到人们对豫剧艺术的喜爱。


结合这些,我认为当前豫剧工作者应在以下几方面改进;

1、要继承,更要创新:

创新不仅是艺术的生命力,更是演员的生命力。一出《朝阳沟》, 红了多少新人?前文所评新一代名家,论实力,论条件,我认为决不比魏云、王善朴、高洁、柳兰芳等人差。但因为恪守师门,缺乏自己的东西,而终被师名所缚。其实,同样是新一代演员,任宏恩做得就很好,他坚持走现代戏的路子,取得了较大成就。还有朱巧云,走冷路子,《穆杨会》、《陈妙常》都颇有新意。另外,李树建潜心钻研豫西调须生艺术,也获得了“新王二顺”的美誉。这些都是不走熟路,敢于向冷东西、新东西挑战进取的例子。至于如何创新,本文无需赘述。


2、要剧本,也要唱腔:

舞台王国里演员没有好剧本,就如同绿茵场地中前锋缺乏中场传球一样,有力无处使。当初,陈素真与樊粹庭合作,常香玉与陈宪章合作,产生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也正是这些剧目使陈素真,常香玉的艺术造诣得到全方位的展现与提高,成就了二人的事业。同时,重唱功,也是豫剧的一大特色。无数名剧之所以流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中的唱段脍灸人口。而现在的豫剧呢?新剧本太少,偶而有一两部,都是重演不重唱。忽视了豫剧艺术的精华部分,这种剧本因缺乏唱段无法流传,生命力自然难以持久。迄今为止,各大流派中,有没有老艺术家没有唱过的名段?另外,五六十年代戏曲全盛时期,各剧种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移植,中间就有许多好剧本,《罗汉钱》、《梁祝》、《宇宙锋》等就是例子。现在为什么不见移植,浙江小百花剧团一出《五女拜寿》使越剧中兴繁荣,豫剧为什么不借鉴一下?总之,没有好剧本,唱腔设计也难以跟上,现在的艺术家可以说处在一个尴尬困窘的境地。

3、要内功,兼要外功:


苦练功夫,是每一位从艺人员的基本要求,“不经一番冰澈苦, 哪得梅花扑鼻香”?豫剧老一辈艺人无一不是穷苦出身,谈不上什么文化程度,即以嗓音天赋而论,亦非上乘。如常香玉、陈素真、马金凤天生嗓子都不好。陈、马二人更有被赶下台的经历。但她们都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什么原因呢?这里我想除了在当时人们普遍爱看戏这个大环境外,自身的苦炼是最主要的。当时演员地位低下,又是靠演戏吃饭,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苦炼功夫,竞相创新。如陈素真长相、嗓音俱差,马金凤曾有“吼三声”的恶誉。但她们都通过自身的勤学苦炼,刻苦钻研,扬长避短,终于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陈素真的扮相好尽人皆知。马金凤更由“吼三声”变成“金嗓子”,这是逆境出人才的典型例子。当今演员应学习老艺人的这种精神。


另外,戏曲是项综合艺术,除了唱念做打外,戏外的文化素质也是重要的。王希玲的一手好书法就为《风流才子》中的表演增色不少。增强戏外功,对于演员提高对艺术的认识,提高自身艺术的层次,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

总之,豫剧是我国戏曲宝库中的一朵奇苑,她给千万人带来了欢乐,我们有必要、有责任帮助她走出困境。以上一些看法,是我的肤浅认识,任笔写来,拉拉杂杂。一家之言,不成体系,倘若能对豫剧工作者们有所参考,则其用至矣。

2004年8月10日

(原载梨园豫曲论坛)

本文《对于豫剧现状的几点看法,发表于2004年8月10日》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yuju/zixun/3837.html

上一篇:豫剧祥符调 下一篇:挖掘历史传说 打响“杨家将”文化品牌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