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豫剧大全 > 豫剧新闻 >

群星灿烂的豫东调

群星灿烂的豫东调

在豫东各县巡演,桑振君最大的收获是近距离地接触豫东调的名家,领略豫东调唱腔的韵致。

豫东调也称东路梆子、下路调,是祥符调传入豫东后形成的一个豫剧地域流派。冯纪汉在《豫剧源流初探》中指出:“由于朱仙镇的衰落,蒋门便向四方发展,经蒋扎子等人的手,把祥符调传到鲁西南、商丘一带……传到商丘一带的叫豫东调。”直到今天,商丘一带和鲁西南、苏北等地的一些豫剧老艺人,还称自己是蒋门的传人。

祥符调与豫东当地的口音融合,形成了豫东调的洒脱奔放、俏丽流畅的特点。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早在清朝中、后期,豫东一带就有老八班、府八班、夏邑三班、永城老虎班等豫东调班社,知名演员有大银条、麻兰、张怀林等。清光绪年间到民国时期的有郭大六、焦半死、陈铁头、段德福,以及艺名“细罗面”的田成、艺名“八十两”的花天成等。生行刘芝兰,艺名刘娃,扮演的刘墉,形象生动,轰动一时;须生张尚嗓音清利,做戏认真,扮演的寇准,唱做俱佳,神情幽默,甩靴背靴,干净利索,很受观众欢迎。王忠启嗓音洪亮,吐字清晰,武工扎实,身段利落,在《翠屏山》中的表演独具特色,观众说,“扒了房子卖了砖,要看王忠启的《翠屏山》”。红脸张建才的嗓音洪亮,表演大方传神,人称“戏状元”。孙登照继承了张建才的唱腔,嗓音宽广洪亮,激越圆润,更深夜静,声闻数里,是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红脸之一。

在豫东有“红脸王”美誉的唐玉成,唱腔艺术与张建才、孙登照一脉相承,而又有所创新发展。

唐玉成1895年出生在虞城县申台寺村,9岁开始学戏,先后拜师况凤仙、冯垛,在搭班演出时,多次观摩学习孙登照的演唱技巧,收益匪浅,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最终成为豫东调最有代表性的须生演员。唐玉成不仅扮相壮美,表演细腻洒脱,善于刻画人物的性格情态,而且唱腔不同一般,别具风采。

在演唱时,唐玉成多是真假嗓结合,先低后高,刚柔相济,浑厚朴实,耐人寻味。唐玉成一生对艺术精益求精,对求艺者真诚传授,有很多演员如刘玉龙、张万云、杨启超等都受过他的教益。现在有豫东“红脸王”之称的刘忠河,虽然没有得到唐玉成的亲授,但通过对唐玉成唱片的反复聆听学习,在继承唐玉成的演唱艺术上,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使唐派艺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很受观众、尤其是农村观众的欢迎。

在旦行演员中,豫东调也是人才辈出。男旦宫保技艺全面,青衣、花旦、刀马旦无不得心应手。在《盗海珠》中扮演鄢海莲,跌、打、翻、滚,轻快敏捷,神妙精彩;在《三皇姑出嫁》中表演的打秋千,动作优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在《蒸骨三验》中扮演的王赛花,慷慨陈词,声情并茂,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艺名白菜心的桑殿杰,自幼在严父的督导下熟读“四书五经”,是早期演员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桑殿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率先在旦角唱腔中革除了观众已不喜欢的“讴声”拖腔,首创[二八连板]、[流水连板]等新唱腔,增强了表现力和音律美,使豫东调更加丰富多彩。

艺名苗娃的苗喜臣,1902年出生,原籍山东曹县,后落户到夏邑县道口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到开封的永安舞台和豫声剧院挂头牌演出,唱腔明快,音韵婉转,行腔花俏,表演一丝不苟,真切动人,踩跷技艺堪称一绝。豫东有民谚云:“押了房子卖了地,也得看看苗娃的戏;扒了房子卖了梁,也得看看苗娃的《卖庙郎》。”

净行演员段德福,1830年出生,以擅演“包公戏”享誉豫东,扮相威武,声腔气出丹田,粗犷豪放,声如洪钟,善甩“讴”腔,“讴”一声绕台三周不绝,气势豪迈。他演包公戏武戏文唱,松中有紧,缓中见急,总使人感到舞台气氛紧张,扣人心弦。段德福在豫东享有很高的威望,1920年他90岁高龄去世时,观众和家人、弟子将其穿戴的包公相纱、蟒袍、朝靴埋葬。

花脸演员张永山,外号“杨花脸”、“三蛮子”,扮演的张飞粗犷豪放,形象传神,栩栩如生,人称“活张飞”,抗日战争初期,樊粹庭看过他的演出,曾赞誉有加。

艺名“花来韵”的王燕山,唱腔高亮,表演泼辣,能文善武,净行各路角色演起来都得心应手,无论是演奸白脸的曹操、严嵩、董卓,还是演张飞、马超、项羽、程咬金等,都是轻车熟路,技高一筹。(来源 樊城《豫剧春秋》第二十五章)

本文《群星灿烂的豫东调》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yuju/zixun/3323.html

上一篇:传统豫剧10月6日济南开演 下一篇:豫剧沙河调的早期班社和知名艺人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