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家乡调” 唱好“关东腔”
21日下午,第二届辽吉黑蒙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第一次评委会在吉林省艺术研究院举行。来自四省区的戏剧专家们相聚一堂,对此前刚刚展演过的两部吉剧《古韩州传奇》《响铃公主》进行了点评,并为吉剧今后的发展献出了诸多良策。
评委会上,专家们首先从专业的角度对吉剧《古韩州传奇》和《响铃公主》进行了点评。专家们纷纷表示,这两部吉剧向广大观众展示了当代吉剧的大美风采。更难得的是,《古韩州传奇》和《响铃公主》都出自县级院团之手。“两部戏的演员队伍都很整齐,特别是两个女主角的表演,非常有实力。很难想象这两部大戏是由县级院团表演的!”辽宁省文化厅原副厅级巡视员孙浩说。
无论是演员还是舞台整体的艺术呈现,《古韩州传奇》和《响铃公主》都给专家评审们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梨树县地方戏曲有限责任公司演出的《古韩州传奇》让评审们尤为称道。专家们认为,该剧很好地传承了吉剧的艺术精神,保留了传统戏曲的表演程式,例如,用小乐队来伴奏,为戏曲表演起到托腔保调的作用。在道具安排上,也体现了传统戏曲写意的风格。“演员们的扮相、表演都不错,整场戏的演出也比较流畅。”来自内蒙古的戏剧专家武利平说。
同时,专家们还从剧本创作、音乐唱腔、舞美设计等各个方面对两部吉剧提出修改建议,并针对吉剧的发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吉林省戏剧研究理论家王木箫认为,吉剧剧本不能去“吉剧化”,相反,应把吉剧传统的“丑角艺术和喜剧精神”贯穿到吉剧今后的创作当中。
著名作曲家赵黎东则从音乐的角度进一步阐明了吉剧发展的关键。在他看来,唱腔是区别地方剧种最为重要的标志,而吉剧的色彩也主要由其曲调来主导。若是脱离了吉剧的“看家调”“关东腔”,那么,吉剧也就失去了其灵魂。“吉剧要发展,一定要保留老百姓熟悉的‘腔调’!”赵黎东说。
此次会议是本届四省区地方戏曲优秀剧目展演活动中的首场评委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专家们还将时时关注剧目的演出情况,定期召开评委会,力求为展演剧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把脉,为四省区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作出实质性探索。(记者/孟凌云/李卓林)
(摘自 《吉林日报》)
新闻热点
- 天津京剧院琴师吕玉勇喜收新01-09
-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0月开启团庆07-28
- 京剧程派名票张继安收徒仪式04-18
- 九九重阳节京剧老艺术家演唱10-04
- 评剧名家罗慧琴专场演唱会举07-28
- 春晚导演惨遭吐槽:你看TFBO01-28
- 毕春芳90华诞越剧毕派艺术专场07-18
- 上戏白衣校草丁舟杰甜美笑容08-10
- 大型廉政豫剧《张伯行》首演08-30
- 沪剧缘何与曹禺频频结缘?09-24
推荐关注
- 30年前京剧在南京有多火?“黄05-05
- 《审头刺汤》呈现京剧之美04-21
- 中华戏曲人气之星在深颁奖07-13
- 全球华人粤剧私伙局6月齐聚广05-05
- 大型豫剧《魏敬夫人》在信阳08-16
- 汇集11种地方戏曲持续送欢乐07-15
- 中国儿艺举办第二届新春儿童02-18
- 专家纵论《借女巧配》不凡“07-13
- 苏州昆剧院推出建院60周年系列07-18
- 北京曲剧《黄叶红楼》坚守经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