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川剧大腕徐棻:她把雅俗共赏做到极致

  60多年来,能够坚守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并为之倾注心血,足以让人佩服。从六七岁跟着老师演话剧开始,徐棻一辈子没有离开过戏,她创作了48个大戏、13个小戏、10部电视剧、2部长篇小说。作品不仅数量大,质量高,拿奖无数,更助产了40多位声噪戏剧界的名角儿,如刘芸、陈巧茹、田蔓莎、王玉梅等,均因她的戏获得梅花奖。她的作品,不但在戏剧的继承与发展上成绩斐然,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也与时俱进。徐棻说,自己从第一个戏开始,虽然还不是很明确,但已开始了戏曲革新的实践。就有意识的构架戏曲新形态。“我的川剧,不是老川剧;不是老川剧,但一定是川剧。”

 

  关于采访,徐棻的第一反应是婉拒:“你们三年前做过一个整版,去采访别人吧,不然读者都要看烦了。”沟通之后,徐老师应允:“好吧,那你先看一下之前的报道,有重复的地方我就不说了,咱们聊点新话题。”干脆利落,跃然眼前。

 

  9月21日,初秋,下午,徐棻家中。那是一个老式小区,几栋楼房被葱绿的植被隐藏在氤氲的阳光中,偶尔几声猫叫,尽显安逸宁静。“以前我记得家里的门牌号,记了十几年,后来小区换过一次门牌后我就记不清了,常把前后两种号码弄错。你到了问问门口收发室,他知道我住在哪里。”在大门口,一提徐棻老师,大爷就眯着眼伸出食指向一个方向指了指,“从这里进去,二楼右手边。”

 

  扶梯而上,只见徐棻老师已经打开房门,笑盈盈地倚在门口等待记者到来。脸上挂着的笑容和三年前毫无二致,看不出已年过八旬。“没想到你们来了三个人,我都没有打扮一下,不好意思。”其实,徐棻穿着相当精致,黑色小开衫搭配墨绿色长裤,一条细花领巾系在脖子上,手里捧着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杯,宛如内敛风华的蕙兰,大家气质浑然天成。

 

  性格直率:铸就“事业之成”

 

  “徐棻,‘棻’音同‘芬’,意为芳香之木。”听过徐棻讲座的人一定知道,她背后的PPT第一页,常常这样介绍她自己。其实徐棻并不是她本来的名字,早年在重庆化龙桥,按其家谱,她是世字辈,取名“世棻”。可是,读小学她就不满意这个名字了。“那时候已喜欢文学了,读小说了,就觉得这名字俗气,进中学我就把‘世’字去掉了。虽然棻字生僻,但我喜欢它下面有个‘木’字。以后查字典才明白,‘棻’字的意思是有香味儿的木头。”

 

  敢想敢做、直率不转弯的性子,跟随徐棻一生。徐棻认为自己个性不太好,总结起来就是清高、追求平等和完美主义。徐棻参军时,只有16岁,但当年因为父亲去世,家里的变故,让徐棻体会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再加上学生时代读过很多托尔斯泰、莫泊桑、巴金、鲁迅等人的作品,“所以我肚子里装了很多愤世嫉俗、我行我素。”

本文《川剧大腕徐棻:她把雅俗共赏做到极致》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6/34333.html

上一篇:越剧可以+旅游+互联网 专家研讨越剧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沪剧《雷雨》、《邓世昌》再登台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