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甄嬛芈月转战戏曲舞台

       连日来,上海越剧院的创作剧目《甄嬛》亮相“第四届中华优秀戏曲文化艺术节”,两天的演出中武汉剧院戏迷云集,喝彩连连。昨日上午,《甄嬛》剧组主创做客武汉市文化局和武汉市艺术创作研究中心举办的“文艺沙龙”,和本地文艺院团共同讨论戏曲如何结合热门题材的创作。

 

       越剧《甄嬛》编剧、上海戏曲艺术中心艺术委员会主任李莉介绍,越剧《甄嬛》的创作起源于2013年,当时剧院里很多年轻演员在追剧,之后大家讨论可不可以把这部剧改编成越剧。平时不太看电视剧的李莉花了三天时间看完了70多集的电视剧,又读了几百万字的原著:“刚开始确实有一地鸡毛的感觉,但是感觉这个剧比较适合做越剧,故事集中在深宫,女性角色众多,主要刻画女性人物的心理和成长,这些正是戏曲唱腔和表演的长处。”

 

       李莉坦言,热门题材改编对戏曲来说其实是把双刃剑,创作过程中她听到过不少反对意见:“改编剧目有好的基础,编剧做起来会省力一点,但热门题材关注度高粉丝众多,如果改得不好,骂的人会更多。”在越剧《甄嬛》中,李莉大胆将“华妃”和“皇后”集中成一个角色,甄嬛和皇帝的人物性格和电视剧相比也有一些变化,还创作了清河王被皇上饮酒试探等情节:“创作时我们不仅会去找剧本的开掘角度,也会关注观众对电视剧的一些反馈,力图能做出电视剧的未尽之处。比如戏中甄嬛在王爷临终时说明了孩子的身世,这个情节是电视剧中没有但观众反映特别强烈的,后来呈现在舞台上后戏迷们评价很高,原著作者流潋紫也很认可。”

 

《甄嬛传》之后,《步步惊心》、《鹿鼎记》先后被杭州等地越剧院看中,《北平无战事》《芈月传》也传出要改编成京剧、昆曲的消息。李莉认为,选择题材不仅要看是否热门,更重要的是看这些热门题材是否适合剧种的气质,是否符合剧团甚至演员的特质。“像《琅琊榜》不仅是男人戏,故事也在宫廷、江湖之间转换,还穿插着十几年前的回忆,比较复杂,可能就不那么适合。但是不适合越剧,可能适合其他剧种,或者同样是《甄嬛》,如果是做京剧我可能换成皇帝的视角来做,感觉更合适。”她认为,目前戏曲界一下子涌现了众多热门题材的改编剧,但越是如此,编剧和决策者越是要沉住气,静下心来想一想:“要知道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弱势是什么,一定不要离开戏曲舞台的本行。”(记者 王娟)

(摘自 《长江日报》) 

本文《甄嬛芈月转战戏曲舞台》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6/32520.html

上一篇:京剧,让我们收获“年轻” 下一篇:地方戏编剧荒 何时可破?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