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传承京剧贵在“润物细无声”

       日前,北京国粹艺术传承促进会和北京市初级中学京剧教材编写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大力推进京剧进校园活动,以更好地传承国粹文化。目前初中版的京剧教材已在丰台区试用,将在全市推广;同时小学版京剧教材也筹备编写,将适时推出。(5月3日新京报)

 

       京剧进校园初衷良好,但须注意细节的把握。如何教授京剧教材,新闻中没有提及,也引起很多家长的关注。若是占有较大课时和分值,一是必须重新、大量地配备师资和教材,或令京剧教学沦为一门新型培优课,会造成孩子、家庭新的学业负担,二是京剧乃一门专业性极强的艺术,孩子年幼,一时半会难以理解京剧的精妙之处,强行灌输可能会达不到理想效果,或事倍功半甚至引发抵触心理;三是孩子们性格各异,爱好不同,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

 

       我们必须明白,京剧最鼎盛时期并非是走进了校园,亦非号召孩子们学京戏,而是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使然。而任何一种表演形式,本身就具备不断融合不断创新、不断舍弃的特点,带有一定历史时期的烙印,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是无可逃避的时代潮流,刻意地强制性保护、推广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故而,传承京剧贵在“润物细无声”,顺其自然是对孩子和京剧的双重保护。首先要繁荣京剧市场,营造喜爱京剧、传承戏曲文化的社会氛围,让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浸润其中,不知不觉地爱上京剧;然后要结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和成长规律,编写出大家真正《看得见的京剧》、《听得懂的京剧》和《学得会的京剧》,不妨开设京剧兴趣班,把那些爱好京剧、有京剧专长和天赋的孩子组织起来,学习京剧,传承京剧。只有到孩子们对京剧具备了一定的热爱、认知和学习欲望,或者具备了方言传承的积极氛围,再全面推广京剧教材,才可能事半功倍。(斯涵涵)

 

(摘自 《山东商报》)

 

本文《传承京剧贵在“润物细无声”》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6/32320.html

上一篇:“和平杯”京剧票友赛开锣 下一篇:《走进大戏台》进北大 与青年共品戏曲之美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