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6年戏曲新闻 >

北大清华戏剧人话剧将演 反思"IP热"

《给我一颗西地那非》《给我一颗西地那非》

2015年,话剧圈、影视圈、演艺圈、文化圈什么词儿最火?什么项目最赚钱?那就是“IP”。然而,几位北大和清华毕业的戏剧人,却对这个最火爆的文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和反思。1月6日至1月10日,由北大毕业的戏剧导演张新新编剧兼导演、清华毕业的戏剧人何雨繁以及清华大学讲师萧薇主演的话剧《给我一颗西地那非》,将在鼓楼西剧场上演,以现实而又荒诞的方式,为“患病”的文艺圈创作界送上一颗“药”。

“观众放弃你也许就是一瞬间”

毕业于北京大学、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戏剧节优秀作品奖、北京国际青年戏剧节年度新人导演奖的青年戏剧人张新新,对IP热深有感触,自己也参与了一些著名IP影视剧的创作。他说:“知名热门作品改编是现在的热点,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但这是必然发展。因为更多的信息进入管道,使得观众层接触到各类作品数量大幅度几何级增长。过去商业运作不发达,一年出一部烂戏,还不一定有人看过,现在在强大的商业运作和利益链条的刺激下,一年可以出一千部烂戏,并且每个戏都会有一堆人看过。”

作为创作者,张新新认为“观众放弃你也许就是一瞬间。”张新新说:“站在这个时代,我们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观众在逐渐觉醒。你觉得观众好糊弄就是觉得市场好糊弄,然而当你这么觉得的时候,市场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正是出于这种对“IP热”清醒的认识,张新新创作了话剧《给我一颗西地那非》,想通过揭示文艺圈内幕和表现现代人情感关系的故事,来折射对“IP热”问题的思考。剧中,某个话剧排演完毕的夜晚,忐忑不安的中年导演和女制作人在酒店私会,一直不敢迈出这一步的导演为了能让这个夜晚完美,准备了西地那非一片,预谋大展拳脚一次,但不断有人对他进行干扰:编剧、主演、舞美、投资方,把郑光明的计划不断推迟,药效也在渐渐消失……

西地那非,在中国的俗名“伟哥”。在张新新看来,IP热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像是给原本疲软的文艺界创作人吃了一把“春药”,因此诞生出了众多火爆的国产剧;而随着“药效”的逐渐减弱,人们必然还要面对文艺创作的“原创”问题。

  “IP会不会变成‘挨批’或者‘挨劈’”

在剧中饰演中年导演的何雨繁毕业于清华大学,毕业后他始终活跃在舞台上。他认为IP改编其实由来已久,莎士比亚的几部名篇也是改编自民间流行故事,但现在很多IP舞台剧纯粹以市场为主导,以粉丝经济为导向,出现了“忽视所有因素只考虑IP的倾向”,而艺术创作有自己的规律,不应被资本市场规律所掣肘,若做IP改编只求逐利,那与创作就是错位的。何雨繁认为,从创作角度来说,IP改编不宜被过度宣扬,文艺创作不应成为资本生产,“因为做IP必然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此一来,原创剧目势必式微,文化产业将会日益偏颇,独留产业而没了文化。”

本文《北大清华戏剧人话剧将演 反思"IP热"》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6/31026.html

上一篇:孟冰携手范明推黑色幽默 喜剧《大师》 下一篇:琼剧《海瑞》上演获赞 两袖清风清官形象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