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战马》启示:最重要的是技术引进
早报记者 潘妤
由国家话剧院制作的中文版舞台剧《战马》正在文化广场上演,两个月时间内将总共上演64场。这部从英国国家剧院走向伦敦西区、并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是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框架下引入中国的第一部戏剧,从导演、表演到舞台技术的引进与中方全面对接。
昨天,上海的戏剧工作者就引进制作中文版《战马》带来的启示,进行了一次研讨。在制作人李东介绍了《战马》制作前后的背景和经验之后,各种讨论热烈展开。无论是在创作、孵化、制作还是舞台技术领域,抑或是理念和职业精神上,《战马》都让国内戏剧界看到了差距和启示。
国家话剧院院长周予援曾在很多场合表示,引进《战马》,最根本的目的是技术引进。而李东也在研讨会上表示,“《战马》里的技术是英国人花了20年时间建立的体系,我们之所以花这么多成本做这样一个项目,就是为了学习引进这个技术体系。这很像二十年前中国制造业,在这个阶段里,用我们的市场换取他们的技术和他们的管理经验。”
“文化大国戏剧崛起,我们缺什么?中国是戏剧大国,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深厚传统,但我们缺少英国人的技术。包括版权、制作、方法、管理,这一整套东西。” 导演郭小男曾经和李东一起在英国考察了很长时间,对这个项目的意义深有感触。
在他看来,在戏剧体系里,技术本身也是文化。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戏剧强国,有很多先进经验值得学习,尤其不能忽略的是技术环节,那种极度的精密和严谨,恰恰是勾栏瓦舍的中国戏台、带有农业文明印记的中国戏曲所缺少的一种文化环境和科学环境。
上海文广演艺集团副总裁喻荣军常年在国外考察,在他看来,“我们长久以来不太注重艺术管理和舞台管理,但这两个管理确是非常重要的。”《战马》这个戏的产生、背后的东西,有很多东西可以思考探讨。
身为民营戏剧公司的总经理和导演,徐俊希望上海乃至国家,今后能有专门研究舞台技术的单位,以保证舞台剧更专业化的演出。
郭小男
(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导演)
需要花十几年培养技术人才体系,这是一个革命
我对这件事相对比较了解,一直思考另外一个话题,我觉得这是一次预谋,一次战略。看这件事,我觉得更多不在于戏是不是好看,看“马”的好坏。上海好看的戏多了。我们是要谈这个事情背后的意义。我们要虚心看我们到底缺在哪儿?
以前我们的概念,做剧目就是直接去市场找人,但这次《战马》,国家话剧院的概念是剧目制作直接对应团队建设,不是多少钱做一个戏的概念。所以我说国家话剧院做的这件事太伟大了。
新闻热点
- “炫彩流云”王彩云京胡演奏09-21
- 京剧名家黄正勤先生病逝 享年10-17
- 京剧老生名家安云武先生首开07-30
- 越剧界院团长齐聚上海探讨越08-18
- 豫剧新秀李多伟开专场08-11
- 昆曲有两张面孔:一面守旧如07-30
- 晋剧名家武凌云王春梅夫妻双07-30
- 越剧《舞台姐妹情》首演获赞08-18
- 吴小如毕生收藏 975张京剧老唱12-02
- 越剧名家王君安、陶琪联袂收08-30
推荐关注
- 在小剧场,见识“最癫狂”的12-06
- 天津评剧院11月来沈阳演出两部10-17
- 澳门版歌剧《浮士德》制作不11-02
- 京剧武生名家叶金援先生喜收07-30
- 陕西省京剧院文化惠民演出华10-17
- 当代昆曲名家苏州集体收徒传10-17
- 《中国京剧》杂志2015年第九期08-27
- “戏剧实践课”走进国话11-02
- 纪念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10-17
- 歌剧《方志敏》首演 演绎历史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