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5年戏曲新闻 >

乌镇:比风景更美的 是艺术与普通人的相遇

路边卖爆米花的老爷爷被误以为是演员。路边卖爆米花的老爷爷被误以为是演员。乌镇街头的表演者让观众分不清戏里戏外。乌镇街头的表演者让观众分不清戏里戏外。法国艺术候鸟联盟LES GRANDES PERSONNES 木偶在乌镇巡游。法国艺术候鸟联盟LES GRANDES PERSONNES 木偶在乌镇巡游。

第三届乌镇戏剧节于10月24日落幕。当乌镇大剧院的灯光透过玻璃幕墙在湖面逐渐退去时,一旁新建成的木心美术馆又亮起了灯火。2015年11月16日,它将面向公众正式开放。而明年,乌镇将举办第一届当代艺术展,聚集诸多世界当代艺术大家。文艺大戏,一场接一场。

为什么现代的艺术形式和东方的悠久传统,频频在这个千年小镇里发生碰撞和融合?乌镇这样一个文本,向我们提供着怎样的一种文化发展的可能性呢?

来听听乌镇戏剧节上的普通人是如何遇见艺术的,小镇当地人和艺术家之间又有哪些故事呢?

特约刊登

秦牧野

2009年,我第一次到乌镇。当时乌镇西栅的景观和现在没有什么大不同,红灯笼、民宿、石板桥、流水、乌篷船,外加一轮明月。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适合自拍。

我还记得那时导师开读书会,布置读法国人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当我捧着《景观社会》,看着乌泱泱的人群和闪光灯,觉得西栅简直太应景了:这处处可以看得见的人造痕迹,不正是居伊-德波批判的“人造景观梦”吗?

这是我第一眼看乌镇的印象,美,但虽然有景,却少点“境”,和别的旅游景区并无二致。

2012年,我第二次来乌镇。同事一行几人上了一座石桥,走过一个栈廊,齐刷刷地发出了惊叹声。一个外墙面全是老式窗棂的红褐色旧木头的现代建筑一下把所有人震住了。

我在这个建筑旁边看了半天,暗自佩服起设计师的心思。这个大剧院有一大一小两个剧场,建筑材料一虚一实,竟然共用着一个舞台。右侧的小剧场是实的,斜墙用厚重的大砖砌成,宛如花瓣重叠。而左侧的大剧场则是虚的,玻璃幕墙用传统的木窗围着,夜晚剧场内的灯光透过木窗花,反射在水面上,泛出光影,烟雨水乡如梦似幻。和工作人员一打听,我们才知道,这是刚刚建成的乌镇大剧院,是为了办戏剧节用的。这是我第二眼看乌镇的印象,这座剧院的现代感仿佛就像是从上千年的文化传统里生长出来似的,美得如此自然。

  这一次,我是冲着乌镇戏剧节而不是旅游,来到了乌镇。

一个年轻的戏剧节仅仅办了三年,就已经有人开始把它和欧洲盛名的阿维尼翁戏剧节作比较了。法国著名戏剧导演让-维拉尔在法国南部小镇阿维尼翁创办戏剧节时,可是1947年啊!当时人们刚从二战的阴影中走出来,艺术家们希望通过戏剧潜移默化地提高普通人的审美情趣。而如今,乌镇戏剧节即便不能和阿维尼翁戏剧节相提并论,但至少精神气质和60多年前的那个法国小镇遥相呼应了。

本文《乌镇:比风景更美的 是艺术与普通人的相遇》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5/29071.html

上一篇:北京大学生戏剧节开幕 点燃戏剧梦想 下一篇:鉴定影片抄袭需要更多信息源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