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5年戏曲新闻 >

传统与现代间戏曲如何新生

在满堂彩里,主演陈少云念叨着“还不够好”;画质斑驳中,戏迷大呼“还不过瘾”。昨天下午,为纪念周信芳诞辰120周年,上海电影博物馆安排了一场特殊的点映活动。在现场播放了两部京剧电影:由当今麒派领军人物陈少云主演的《萧何月下追韩信》以及周信芳大师拍摄于1937年的《斩经堂》。

陈少云言“不够好”是出于对艺术的严谨追求,而戏迷唤“不过瘾”则是对电影重现大师风采的击节叫好。当京剧遇上电影,“不够好”与“不过瘾”是最真实的流露,因为古老的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的产物之间,变与不变之间,戏曲要焕发新生,还需在两边谋求平衡之道。

电影迁就京剧的美学特点,尚需打磨

京剧电影《萧何月下追韩信》是国家“拍摄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项目之一,由上海京剧院、上影集团等联合摄制。谈及创作过程,上海京剧院院长单跃进毫不讳言:“从舞台到银幕,京剧与电影的审美融合,注定是艰难的。”

这种艰难,主要是写意与写实间的矛盾。现场看京剧,一方戏台是全部空间,唱念做打都在眼前,海阔天空只凭想象。很多时候,戏迷的投入与联想,也是舞台京剧演出成功的构成之一。但换成电影的表达,影像化的镜头会让想象的空间被填平。舞台表现时,无论策马扬鞭还是乘风破浪,演员只需意会、点到即止,马或者河全凭戏迷的遐思。以《萧何月下追韩信》为例,圆场跑3圈,戏迷的思绪跟着想象游走了几十里地。但电影是实景的,同样跑3圈,大银幕很容易造成原地转圈的错觉。

实际上,早在周信芳大师把《斩经堂》搬上大银幕的1937年,实景拍摄对于京剧艺术的利害得失就已引发争鸣。鉴于此,《萧何月下追韩信》在创作阶段,就经历过数次剧本和场务的整理与修改。在周信芳之女周采蕰看来,新摄制的《萧何月下追韩信》已经算是上乘之作,“最好的就是没让过度的实景抢了京剧的主角光芒”。

而坐在台下看完电影全片,陈少云直言还想“在鸡蛋里挑骨头”。他说:“舞台是虚拟的艺术,而电影是写实的;舞台是一气呵成的表演,电影则是分镜头拼接的。虚实之间,完整与碎片之间,电影如何迁就京剧的美学特点,尚需打磨。”

科技抢救远去的传统艺术,值得推广

其实,陈少云的挑刺也好,周采蕰的点赞也罢,两位与周信芳、与麒派艺术休戚相关的人初衷是相同的——希望国粹瑰宝能至善至美地保存下来,流传下去。单以这点论,京剧电影功在当代,利在未来。

对戏迷而言,周信芳或者梅兰芳早已驾鹤西去,若不是与电影的联姻,单凭京剧这门属于现场的艺术,一代宗师的风采在当代已无缘相见。所幸,京剧遇上了电影,这些传统影像才得以与后世分享。在昨天现场,周信芳之子周英华带来修复版的《斩经堂》。那是周信芳大师1937年拍摄的,并由周英华在40年前从英国寻回电影拷贝,在美国经由好莱坞专业机构完成胶片清洗和画质修复后,带回了麒派的家乡上海。可以想见,若没有电影,今时今日,我们再想追念大师的唱腔,恐怕无从寄托。

本文《传统与现代间戏曲如何新生》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5/27809.html

上一篇:张馨月两出经典剧目展梅派之美 下一篇:跨越78年,相遇麒派“原点”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