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云:海派京剧掌门人
古树苍翠,芳草如茵,上海京剧院岳阳路大院内,伫立着首任院长、麒派艺术创始人周信芳的铜像。
陈少云每次进门,第一件事总是向周像鞠躬致礼,庄重而虔诚。时空相隔,似是诉说心中崇敬,又像在探询流派未来。
从未见过大师本人,陈少云却以60年从艺生涯,实践与诠释周信芳的作品与精神。作为当之无愧的“麒门掌门人”,他将海派元素、时代风貌融入国粹传统,勇担继承与创新的重任。
浑然天成
在荣获本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名家中,陈少云是“新上海人”。
“上海是麒派艺术的发源地,带给我深厚的学习土壤与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追求创新与合作,推动我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
出身梨园世家,陈少云的艺术之路起于幼年。
父亲自小在上海学戏,后辗转至湖南湘西。起初,由于学戏太苦、成名太难,他坚决不让陈少云接触京剧。然而,对艺术的迷恋许是与生俱来,陈少云常趁父亲演出时偷溜进剧场观戏,没等大人卸妆,就匆忙跑回家装睡。
就这样“瞒天过海”,既看戏又学戏:系着手绢儿当水袖,挂着红缨枪的长须当髯口,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各种角色,逐渐成为孩子们的“戏头”,有模有样地演起《秦香莲》《龙凤呈祥》等经典剧目。而他的执着与天赋,也让父亲终于松口,同意他进入艺校和剧团。
9岁开蒙,10岁登台,陈少云初次面对观众,演的就是周信芳代表作《徐策跑城》。“我喜欢老生与武生,脚步活、节奏强,特别过瘾!后来,接触到‘麒派’,浓墨重彩、激情洋溢的表现风格,感觉就像为我量身定制。”
遗憾的是,身处大山,陈少云没有机缘见到麒派鼻祖周信芳,但他潜心揣摩与钻研,向多位前辈艺人悉心求教,凭借在民间舞台摸爬滚打的几十年,也练就了扎实的功底和宽阔的戏路。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湘西铁路修建部队庆功演出,这位隐匿大山的“奇才”惊艳全场,继而走进湖南省京剧团,并逐渐在全国京剧界崭露头角。九十年代,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演出,大导演阿甲感叹陈少云“草根一个,浑然天成”,收其为关门弟子,亲授麒派经典。
外朴内秀
博采众长,却又独树一帜,陈少云精湛的艺技,引起麒派诞生地——上海的关注。
上海,有海的容量,海的激情,海的生机。在这里,年近半百的陈少云如鱼得水,迎来创作的黄金时期,而他的“发声”,也让海派京剧焕发新生。
1994年,为纪念梅兰芳、周信芳两位大师百年诞辰,陈少云担纲“外援”借调来沪,参演新编京剧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原创新戏,无从借鉴,他大胆塑造陈琳这一全新形象,刻画小人物的鲜活个性,探索“俗中求雅”的推广模式。
新闻热点
- “炫彩流云”王彩云京胡演奏09-21
- 京剧名家黄正勤先生病逝 享年10-17
- 京剧老生名家安云武先生首开07-30
- 越剧界院团长齐聚上海探讨越08-18
- 豫剧新秀李多伟开专场08-11
- 昆曲有两张面孔:一面守旧如07-30
- 晋剧名家武凌云王春梅夫妻双07-30
- 越剧《舞台姐妹情》首演获赞08-18
- 吴小如毕生收藏 975张京剧老唱12-02
- 越剧名家王君安、陶琪联袂收08-30
推荐关注
- “戏剧实践课”走进国话11-02
- 纪念汪本贞先生百年诞辰系列10-17
- 陕西省京剧院文化惠民演出华10-17
- 《中国京剧》杂志2015年第九期08-27
- 歌剧《方志敏》首演 演绎历史12-28
- 当代昆曲名家苏州集体收徒传10-17
- 京剧武生名家叶金援先生喜收07-30
- 澳门版歌剧《浮士德》制作不11-02
- 天津评剧院11月来沈阳演出两部10-17
- 在小剧场,见识“最癫狂”的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