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5年戏曲新闻 >

一个京剧宗师的家学和遗产

叶盛兰,祖籍安徽。1914年12月10日生于北京。

9岁入其父叶春善创办的富连成科班,始学旦角,后改小生。

16岁出科,参加马连良扶风社,章遏云忠信社,剧坛瞩目。

30岁自立育化社,开创小生挑班先例。

35岁加入中国京剧院,任首任团长。52岁告别舞台。

1978年6月15日在京病逝。

今年是京剧叶派小生艺术的创始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叶盛兰诞辰100周年。文化部、中国文联、全国政协京昆室,以及中国剧协、国家京剧院将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位艺术大师。正如叶盛兰之子、当今叶派小生掌门人叶少兰所言:“这一系列活动不只是对我父亲个人的纪念,更是对整个京剧事业的促进和激励。”

叶少兰 父亲连存折都没有

说起父亲叶盛兰,叶少兰饱含深情:“父亲从艺一生,饱经磨砺。”叶少兰说父亲平时喜欢观察、思考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素材内容;关注生活,把军人、工人、农民、老师、干部、教授、学生、服务员、厨师、小商贩都请至家中客厅,促膝交流,奉为上宾,一视同仁,所以创造的叶派小生艺术是处处讲究,处处有根据的理性表演艺术。

叶少兰说:“先父是一位爱党爱国的艺术家。1949年10月1日凌晨,他欢天喜地地登上扶梯,亲手把五星红旗挂在大门之上。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党的号召,放弃挑班艺人每月一两千元的优厚收入,毅然参加了新中国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一团(中国京剧院前身),并担任首任团长。当时每月薪水只是800斤小米,折合60元人民币。在抗美援朝战争最激烈、最残酷的时期,父亲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批赴朝鲜慰问演出。在遭受飞机轰炸的山洞里,他们为战士们演出《八大锤》。‘文革’前,父亲还将一批珍贵文物——富连成科班400余出剧目的手写真迹无偿地捐献给国家。”

中国京剧院建院初期,叶盛兰带领新的队伍率先创演了京剧新编剧目《柳荫记》、《三打祝家庄》、《周仁献嫂》、《水淹下邳》等。叶少兰说:“作为新中国第一任国有剧团团长,他坚决抵制工作懈怠,建立起新中国第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准时上下班的院团。父亲那时已是知名的艺术家,仍然保持天天练功的习惯,还经常把不同行当的演员请至家中,向他们学习先进的表演艺术。”

叶少兰说父亲的一生都全身心地扑在京剧事业上,生活中艰苦朴素,还常常帮助别人,“有一次他在上海演了两个月,第二天一早就要离开时,一位上海的同行带着老婆和三个孩子找到他,称自己患病欠债,如果得不到他的帮助只能带着一家老小跳黄浦江了,父亲当即把两个月演戏挣的钱全部给了他。”叶少兰说:“从1957年政治运动降低级别,直至1978年故世,他以216元工资养活我们12口人的大家庭,从未向组织和个人借用过一分钱。”

本文《一个京剧宗师的家学和遗产》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5/27716.html

上一篇:陕西演艺集团京剧周在西安开锣 下一篇:中国戏曲学院京剧系将举办毕业推荐演出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