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豫剧:在跨界尝试中开拓新风
看惯了高亢、浑厚的传统豫剧,你是否想体验一部格调清新、柔美的新编豫剧?前不久,由台湾豫剧团带来的《花嫁巫娘》以豫、京跨剧种同台的方式,歌与戏的巧妙融合,展现了台湾豫剧的独特魅力,让观众耳目一新。
这部别开生面的新编豫剧背后有着怎样的创作缘起?它所带来的豫剧清新之风将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带着这样的疑问,近日,我们走近了台湾豫剧团团长彭宏志。
形式求新,但文化不丢
一则沈从文式的边地情话,从花帕部落的祖灵预言起始,因掌管神意的巫娘媚金和外族人瞿言的意外相遇而渐入佳境……《花嫁巫娘》大胆触碰戏曲创作不常涉及的神秘领域,在豫剧的“外衣”下贯串精灵、花魂、山鬼、活祭等传统文化意象,向观众展示了爱情与神性、爱情与文化的尖锐冲突。
《花嫁巫娘》是一出为台湾豫剧团量身创作的作品,由“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与同样挺立戏曲舞台半世纪的京剧小生曹复永担纲主演。彭宏志坦言,《花嫁巫娘》由两剧种跨界合演本属无奈。“‘巫娘’一角是编剧施如芳为王海玲而设,但与王海玲唱功相当的豫剧男演员不好找。考虑到男主角是‘外族人’,主创认为应以不同剧种演绎,未料想竟开创了新风格。”彭宏志介绍,在台湾,向来有编剧为演员量身设戏的传统,不同剧种跨界演出也不足为奇。“近年来,讲述后宫女子‘禁忌式’爱恋的京剧《三个人儿两盏灯》、演绎一代名伶命运起落的京剧歌唱剧《孟小冬》等,都从主题到形式进行了大胆尝试。”
这些探索或实验,让观众体验了戏曲剧场的多样性与可能性,但也有观众对此类创新并不认同。此次《花嫁巫娘》大陆巡演,就遭遇了不同声音。对此,彭宏志说:“当下审美文化渐趋多元,我们形式求新,但文化不丢。一出戏,它的呈现形式可以古旧亦可立新,其实它的文本内核更应被珍视。”在他看来,如今的编剧已不满足于颂圣或讲述一个人尽皆知的道理,新编剧目要么可以探析人们心底的情感,要么可以触发人们灵魂的思考。“《花嫁巫娘》从巫性社会引述出关于‘神权’的主题,意指人在蒙昧时代的思辨、抉择,还是他们为爱情、真理而不懈求索?不同观者有不同的解读,这就是文本的吸引力。”
演员都会自我行销
“现代剧场手段再多元,也只是作为吸引观众途径的一部分,戏曲说到底还是角儿的艺术。在台湾,剧团会帮助演员行销,演员也都会自我行销。”
据彭宏志介绍,台湾戏曲演员的号召力并不亚于流行歌手。他举例说,像“台湾豫剧皇后”王海玲、台湾京剧名家魏海敏、台湾歌仔戏名家唐美云等,都拥有大量的粉丝团队,而青年演员也通过自我行销逐步扩大了在观众中的知名度。“剧团每年会到校园、企业、社区进行推广,我们结合多媒体、微电影等现代手段包装推介,也会把演员的名字、头像放置于显著位置,吸引观众的注意。”彭宏志认为,戏曲的表演特色和美学特点必须原汁原味地继承,但剧场手段、行销策略尽可吸收当下流行元素。“我们每次行销至少能抓住一成观众,久而久之,豫剧观众队伍就会逐渐壮大。现在,每场演出进入剧场的观众年龄在17岁到70岁之间。”
新闻热点
- 沪苏13家淮剧团联袂苏北行06-04
- 锡剧《随心曲》征战中国戏剧01-05
- 第十四届“文华奖”名单公布01-04
- 豫剧名家党玉倩收高徒01-16
- 著名淮剧表演艺术家梁国英辞06-04
- 上党梆子现代戏《山妹子》进01-16
- 评剧名家宋丽回乡演出01-02
- 著名评剧艺术家筱俊亭去世01-04
- 陈派折子戏展演纪念豫剧大师04-06
- 琼剧《海瑞》受欢迎01-05
推荐关注
- 甘肃成立陇剧艺术研究会01-14
- 《大汉苏武》:原创歌剧的坚12-31
- 《李二嫂的新故事》潍坊开演01-02
- 《只有一个男人》首演获赞06-11
- 晋剧首次拥有本科生06-09
- 中戏舞剧系首次招生01-14
- 原创大戏《新凤霞》2014开演02-10
- 歌剧《回家》大剧院上演 以两04-25
- 2013安徽省系列艺术活动精彩纷08-16
- 5场大戏江南剧院开锣上演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