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4年戏曲新闻 >

“拉魂腔”响,“沂蒙情”动

“沂蒙有我的爱,俺恋沂蒙情……”10月8日至9日晚,由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创排的柳琴戏《沂蒙情》在章丘剧场参加了十艺节文华奖评比展演。一段段婉转悠扬的“拉魂腔”,再现了沂蒙女人坚忍的人格魅力,也让现场观众为之动容落泪。
  “柳琴戏旧称‘拉魂腔’,以此来演绎沂蒙精神这个题材,可谓恰如其分。”接受记者采访时,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党总支书记宋兆连表示,“这部戏体现出的民族精神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沂蒙精神“永不过时”

  现代柳琴戏《沂蒙情》以沂蒙六姐妹、沂蒙母亲等众多沂蒙红嫂的光辉业绩为素材,以女主人公“山杏”的情感线和支前行动线交叉贯穿,集中塑造了以山杏为代表的沂蒙女人美丽凄婉的人格魅力和人物命运,展现了执着、牺牲、奉献的沂蒙精神实质。
  说起《沂蒙情》的创作初衷,国家一级编剧王新生表示,“陈毅同志曾经说他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我认为,大家更不该忘记临沂女性,是她们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革命的半边天。”
  2009年底,王新生接受创作邀请深入沂蒙山区采风。但在此前,他曾一度婉拒,“我不愿意创作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过去类似的题材很多,大家司空见惯,很难写出新意;二是对于红色题材来说,观众认为是‘说教戏’,这样它也走不远。”
  但是,在沂蒙老区的采风,彻底改变了王新生的看法。有一次,在沂南县红嫂纪念馆,王新生和导演梅晓艰难地抬起一块门板,“我们两个大男人抬起来都很费劲,但是沂蒙女人在危机时刻,踮着小脚抬起门板架起了火线桥、穿行在山路上,何况厚厚的门板上还要有人?”
  “有人说‘战争让女人走开’,但在国难当头之际,沂蒙女性却以柔弱的身躯直面战争的残酷。”于是,王新生通过三位临沂女性的心路历程,写出她们所代表的沂蒙精神,“当今社会,我觉得特别有必要讲一讲我们曾经有过的这种精神力量,它永不过时。”

  深挖沂蒙女人的“人性”

  10月8日,在排练现场,记者见到了汗流浃背的刘莉莉。她表示,每次演出结束,汗水都会打湿衣服。“山杏这个角色在表演上用了不少花旦的动作,唱、念、做、舞都要有讲究。作为女主角,七场戏中每一场都要出场,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谈到女主角“山杏”,刘莉莉表示,在演出《沂蒙情》的过程中,自己在表演上学到不少东西。“在特殊的年代,这么一群特殊的沂蒙女人,守望着家园、守望着故土、守望自己的爱人,奉献自己的一生,这也是沂蒙精神的最好体现。”
  这部戏历时三年,仅剧本就修改了五六次。“我们多次听取专家和观众的意见,在文本上精雕细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宋兆连表示,“这部戏最大的好处,就是既能登大雅之堂,在北京、济南等城市的大剧场演出过,在基层演出的效果也非常好,在农村、厂矿、学校的演出更多,截至目前已经演出了140多场。”

本文《“拉魂腔”响,“沂蒙情”动》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4/23788.html

上一篇:第二届丰台时尚戏曲文化节圆满落幕 下一篇:黄梅戏剧目展演活动圆满收官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