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启动
3月27日下午三时,由省文化厅、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办的“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百部剧目拍摄开机仪式”焦作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出席并宣布仪式开始。由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复排的优秀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在仪式上做了精彩演出,并将作为第一部剧目开拍。
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陈义初,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常法武、王武伟、郭艳秋,省文化厅副巡视员孙鹏及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甘茹华出席了开机仪式。
3月27日下午14时30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亲切地接见了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的部分演员。赵素萍指出,传统的稀有剧种,讲得都是向上的、向善的中华民族的美德,对稀有剧种传承,也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要我们靠一代一代人不懈的传承。稀有剧种地域特色明显,老百姓喜欢,一直在老百姓当中扎根的,老百姓需要的,实践证明就是好的。
全省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剧种 29个为稀有剧种
据了解,焦作沁阳市怀梆艺术保护传承中心复排的优秀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将作为第一部开拍剧目。河南是戏剧大省,剧种多,分布广。全省有32个剧种进入我省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除豫剧、越调、曲剧三大剧种外,其余均为稀有剧种,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态”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地域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映射,有着较高的社会价值、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稀有剧种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剧目和独特的唱腔,形成了无法替代的文化资源,构成了一部民间厚重的历史文本。几百年来几经兴衰,几多蜕变,目前面临着后继乏人、剧种濒临灭绝的窘境。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稀有剧种的保护力度,将这些剧种逐渐纳入各级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政策、资金等各个方面加大对稀有剧种的保护力度,促进其有效传承和发展,使之现状有所改观。
传承华夏文明 保护和传承传统地方稀有剧种
据介绍,为大力弘扬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河南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河南省中华文化促进会作为省政协主管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自2012年3月份成立以来,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加强对外交流、促进中原崛起;致力发展创新、惠及人民大众”为宗旨,立足实际,充分挖掘河南当地的文化资源,为河南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2年6月,文促会先后在平顶山和濮阳两地举办了“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众多的省内知名表演艺术家的加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2012年11月20至22日,组织召开了中华文化(洛阳)论坛首届宋学暨程颢程颐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吸纳了200多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及部分省、市、区的文促会代表参会,收到了110余篇约290余万字的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论文章。此次研讨会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文促会与省文化厅沟通协调,积极开展河南濒危地方戏专题调研,并于2012年12月24日,与省文化厅启动了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保护工程,计划用两年时间通过调查整理、剧目复排、记录拍摄等手段,对我省传统地方稀有剧种进行保护和传承。
新闻热点
- 晋剧“牛派”艺术创始人牛桂06-22
- 平调落子剧《三上轿》亮相杭05-05
- 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第八届十01-01
- 李东桥携《西京往事》冲击“05-17
- 《凤仪亭》点亮多伦多06-10
- 新编神话晋剧《神龙》首演06-22
- 王超携子共登梅花奖舞台05-12
- 河北梆子《宝莲灯》闪亮牡丹05-12
- 河南豫剧院正式揭牌成立07-19
- 平顶山市成立戏剧研究中心07-23
推荐关注
- 中国音乐剧开掘“金矿”之路01-19
- 《你好,疯子!》首演05-23
- 陕甘秦腔名家折子戏专场演出05-04
- 《代理村官》聚焦小人物05-07
- 胡导逝世07-19
- 上海昆剧团庆祝赴台首演20周年05-01
- 首届秦腔“文华奖”本月亮相07-08
- 多明戈:希望能唱更多男中音05-26
- 舞剧《太极传奇》亮相北京06-22
- 全本《红鬃烈马》压轴第六届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