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戏剧“毒”倒中国观众
前晚,德国慕尼黑室内剧院演出的话剧《毒》在首都剧场落幕。作为“2011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中的特邀国际剧目之一,这部只有一男一女两位主演的话剧,以其质朴、感人、理性、深邃的故事和舞台魅力,给中国观众带来了深深震撼和思索;同时,也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回答了本届“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提出的问题“戏剧到底是什么”。
剧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一对离异的夫妇,9年前由于儿子遭遇车祸意外身亡,他们的生活无法继续。10年后,这对“先是失去了儿子,然后失去了自己,最后失去了对方”的男女,因为一封告知埋葬儿子的墓地土壤含毒而不得不迁徙的通知信,在墓地重逢。仍然沉溺于悲伤中的女人,无法接受男人已经开始新生活的现实,但在痛苦的争吵与回忆之后,他们也互相分享了面对痛苦的勇气。在探讨完“幸福”的话题之后,二人在夜色中各自离开。这个温暖却又悲伤的结尾,让人们对痛苦、孤独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样一则如同社会新闻般平常的生活故事,由于创作者的洞察、悲悯和才华,被演绎成一出感人至深的戏剧,让人不胜唏嘘。一个平凡家庭的巨大变故与伤痛,即便偶然成为一则流传甚广、引起关注的“热门微博”,但若没有文学、美学、心理学的介入,只能在激起更多负面情绪后转瞬即逝,却无法抚慰和缓释任何伤痛。难怪有观众评价道:“现实里到处都有戏,舞台上却少有现实。我们处在一个极富戏剧性的时代,却缺少现实主义的剧作家。”
“看了很多德国戏剧,感觉德国人很哲学,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戏剧更有力量。”林兆华导演这样评价德国戏剧。而和他一起促成多部德国戏剧来华演出的歌德学院的中国分院院长安德思认为,德国戏剧的力量源自其持续不断的自我更新以及它对社会作出的贡献,“戏剧对时代作出评论,它尝试以娱乐的方式、从全新的角度观察社会。”德国剧作家海诺·穆勒对回答则更为简洁:“戏剧是一种危机。”
12月6日、7日,本届邀请展的另一部德国戏剧汉堡塔利亚剧院的《在大门外》也将在首都剧场上演。其题材也颇具分量,影射了德国二战结束后的“零点”危机。
本文“德国戏剧“毒”倒中国观众”最初发布时间:2011-12-4
新闻热点
- 京剧《李渔与三姬》亮相国家10-28
- 新编古装花灯剧《白扇记》上11-03
- 李金枝戏曲演唱会举行07-30
- 黄梅戏“严派”有了第三代传08-10
- 京剧名家李慧芳逝世07-31
- 台湾新编京剧《孟小冬》大陆11-12
- 传统花朝戏《双花缘》上演11-19
- 唯美《王昭君》11-07
- 秦腔《苏若兰》在京上演09-08
- 皮影戏入选非遗代表作名录12-02
推荐关注
- 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沪09-06
- 《赵氏孤儿》“降生”国家大08-01
- “青春版”《红灯记》亮相盐08-08
- 赵秀君上演《刘兰芝》09-25
- 吉林文艺创作花红果硕10-19
- 川剧《夕照祁山》上演10-28
- 评剧《秦香莲》再现首都09-25
- 戏逍堂《狮子座》诠释现实10-16
- 粤剧《苏秦拜相》再现名相11-18
- 学演《锁麟囊》 史依弘求教张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