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1年戏曲新闻 >

田沁鑫阿米特郭小男同场说“戏”



  从昨晚开始,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戏剧板块的三部重头戏将先后上演。国家话剧院的话剧《夜店之天生绝配》(田沁鑫导演)昨晚在艺海剧院上演。来自英国壁虎剧团的《外套》(阿米特导演)今晚将在上戏剧院亮相。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最新的作品《人面桃花》(郭小男导演)则将于下月首演。
  这三部作品的导演田沁鑫、阿米特·拉哈弗和郭小男虽然戏剧背景相距甚远,却都是极具个性且备受肯定的戏剧导演。演出前夕,三位导演聚集在上海戏剧学院,展开了一场“中英戏剧导演的交流”。这也是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一次举行这样艺术性的小型论坛。在交流中,阿米特说他和他的壁虎剧团平均花两年时间创作一部作品,让所有在座的中国同行感到惊讶,并认识到了差距。

  阿米特:
  用两年创作一部作品

  英国壁虎剧团在英国并非一个绝对主流的剧团,但他们改编自俄罗斯作家果戈理同名小说的作品《外套》却在两年前的爱丁堡艺术节上一鸣惊人。演出当年轰动一时,并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全球巡演。去年,该剧一年间两度在北京演出,让北京的戏剧圈大为震动。今年,《外套》受上海国际艺术节的邀请再度来到中国,这也可能成为该剧在全球范围内的最后一次演出。
  在此次论坛上,壁虎剧团的艺术总监、也是《外套》的导演兼主演的阿米特谈起了自己的戏剧经历。他介绍说,20年前,自己作为英国戏剧界一个演员进入这个行业,并很快就发现自己对肢体、舞台形象的表达很有兴趣。因此,他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剧团。“我曾经和东南亚儿童交流,更多的是通过形象,而不是语言。我对那时的英国戏剧感到乏味,语言实在是太多,所以我想以身体来表达,这样可以跨越国界,没有语言障碍。”阿米特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确立了自己壁虎剧团的表演风格。
  在《外套》中,阿米特安排了9种语言,但他刻意让观众不能理解这些语言。然而,全剧带来的全新而丰富的舞台感受依然让所有人吃惊。阿米特说,自己一般要花两年做一个戏,“先做出一个成品,然后退后两步重新审视并修改,这不是一个写作的过程,而是不断融入想法去丰富的过程。所以,我的创作更接近于一个画家,而不是一个作家。”
  被问及每两年才创作一部作品,剧团如何生存的问题时,阿米特笑着解释:“这期间需要智慧地调动各种资源,接受一些政府的教育性项目,非常花心思去做好它们。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能给剧团的创作提供条件。”

  田沁鑫:
  中国戏剧需训练演员

  面对英国同行的生存环境,在国内戏剧界已属于顶尖人物的郭小男仍不乏羡慕之情。在他看来,英国的戏剧传统和文化环境如此深厚,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三人之间的讨论前提其实很难一致。“英国人是真的热爱戏剧,他们的戏剧很纯粹,观众平时会自己买票走进一个小的剧场,去欣赏实验性的艺术作品。但在中国,戏剧还停留在怎么请明星、怎么推销票子等各种现实的问题之上。”在郭小男看来,中国的戏剧环境其实也不容易滋生《外套》这样的作品。在中国戏剧界,如何创新同样是一个问题。

本文《田沁鑫阿米特郭小男同场说“戏”》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1/25825.html

上一篇:第十二届中国戏剧节侧记(二) 下一篇:川剧《杨闇公》压轴戏剧节
相关文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