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1年戏曲新闻 >

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举办论坛

9月27日,由文化部艺术司、省文化厅、郑州市政府、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联合主办,省艺术研究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中国豫剧艺术发展论坛”在郑州举行。
  来自北京、上海、新疆、河南、中国台湾等地的25位专家就豫剧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豫剧艺术的崛起、豫剧艺术的未来走向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多演出,就是最好的保护

  河南是戏曲大省,但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今天,豫剧的生存空间狭小已是不争的事实。从静态保护向动态传承过渡,坚持原创、复排、移植剧目“三并举”原则成为与会专家的共识。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姚欣表示,应当把复排、移植优秀剧目提到与原创剧目同样重要的位置上。复排、移植剧目不仅能打造出经典剧目,还能让很多基层团体有戏演、有活路。比如北京京剧院就把沪剧《芦荡火种》移植为京剧《沙家浜》,大获成功。

  走出去,才能焕发生命力

  据统计,我国有近20个省份都有豫剧表演团体。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广泛的交流是增强豫剧辐射力的必经之路。
  台湾豫剧团代理团长苏桂枝说,豫剧在台湾繁衍存活了近60载。从1990年7月开始最初的单向交流,到后来的合作交流,可以说,台湾豫剧每台新戏,几乎都有河南豫剧艺术家的参与。《约束》、《曹公外传》、《美人尖》等多台剧目的创作与演出,使远离母体的台湾豫剧在当地发展得越来越红火。
  新加坡戏曲学院院长蔡曙鹏表示,近年来,豫剧不仅在台湾影响很大,在香港、新加坡甚至欧洲都引起了轰动。豫剧彰显的是中原文化、中华文化,传达的是中原人民的情感。它对于华人同胞来说已经超越了单纯剧种的意义,是同根的符号,也是情感的纽带。因此,豫剧只有大步走出去,才能焕发更强的生命力。

  豫剧创作要跟上时代步伐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豫剧在利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戏曲电影、戏曲电视频频获奖,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运用也让豫剧有了更多的追随者。但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表示,豫剧创作者要从意识上更加自觉地走进现代,在创作剧目过程中,要有人文意识,跟上时代步伐。此外,还要自觉培养剧场观念,不能人在剧场演出,意识还在广场,视听效果过于粗犷的情况需要改良。
  城市票务意识的培养也是专家们对豫剧走进现代提出的合理建议。罗怀臻说,为什么那么多人等着送票才去看戏?是因为我们的现代票务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没有票务意识,看戏就成了凑热闹,没有现代票务制度,整个演出市场就不够成熟。

本文《第二届中国豫剧节举办论坛》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1/25751.html

上一篇:中国话剧《恋爱中的犀牛》在澳大利亚受欢迎 下一篇:黄金周首都文化大戏场场“爆棚”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