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2011年戏曲新闻 >

《西京故事》:直面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

“我大,我爷,我老爷,我老老爷就是这一唱,慷慨激昂,还有点苍凉。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7月3日晚,随着这激越苍凉的“吼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新创排的秦腔《西京故事》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为观众展开了一幅带有西北风情的生活百态图。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曾培炎,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全国人大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马启智,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副主席胡振民,中宣部副部长、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副主席申维辰,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文章以及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等观看演出。

  演出结束后,蔡武亲切接见全体演职人员并对《西京故事》3个月连演91场的佳绩表示祝贺。他指出,这出戏的题材、主题和表演都极具特色,既充满了大西北的乡土气息,又富有时代感,对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矛盾以及人的内心冲突表现得十分深刻。我们提倡关注现实生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反映社会生活、体现时代特色、反映老百姓所思所想,正如《西京故事》里所唱的:“不管日子过得顺当还是恓惶,这一股气力从来就没塌过腔。”给人以信心、希望和启迪,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作为2011年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展演的参演剧目,《西京故事》讲述了农民罗天福一家四口因儿女双双考上城里的重点大学,举家迁往西京“寻梦”的故事。剧中涉及了一系列现实性问题,如“农二代”面对生活重压的自卑与无奈,“富二代”生活的空虚与迷茫,农民工远离故土的凄凉和对在城市中被边缘、被歧视的无奈与抗争等。面对艰难永不言弃的罗天福、勤工俭学为父分忧的甲秀、急于挣脱困苦现状的甲成、叛逆轻浮的“富二代”金锁、泼辣的包租婆、“妻管严”的房东西门、睿智通达的知识分子东方老人……《西京故事》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了强烈共鸣。

  “第一次看秦腔,确实感到很震撼,整个演出感觉很厚重,也不乏现代感。唱词太棒了,看似打趣,却句句直指痛处,过瘾!”祖籍陕西、在北京长大的李先生,怀着“寻根”的情愫带全家人来观看演出,令他欣慰的是,60多岁的母亲和12岁的儿子都屏气凝神看完了整场演出。北京的“80后”观众彭湃表示:“无论是城里人,还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我觉得都能在戏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这出戏最可贵的地方在于,面对当今社会的种种问题,不回避、不妥协,剧中那些对传统、对民族精神的守望者,让我们由衷地敬佩。”

本文《《西京故事》:直面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xinwen/2011/25596.html

上一篇:话剧《赤子》在京演出 下一篇:《西游记》揭幕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
相关文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