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戏曲文化 > 豫剧春秋 >

豫剧春秋(54)豫剧改革蓄势待发

豫剧春秋

樊城

第十二章

4、豫剧改革蓄势待发

来看陈素真演出的,多是些破衣短打的老百姓,穿长袍马褂的斯文人比较少见。只有一人西装革履,戴副眼镜,虽然个子不高,但同那些衣冠不整的看客相比,简直像羊群里跑出个骆驼般显眼。他的举止也很怪,别人叫好他不开口,别人鼓掌他不动手,总是满脸严肃,全神贯注,不时还掏出本子记上几笔。

这个怪人,就是时任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推广部主任的樊粹庭。

正当陈素真像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樊粹庭接掌了永乐舞台,改名为“豫声剧院”,从此开始和陈素真长达八年的合作,创造了豫剧发展史上的一个又一个神话,为陈素真锦上添花,推动她更上一层楼,攀登上豫剧艺术的颠峰。

豫剧界流传一种说法,陈素真是由樊粹庭捧红的。其实,樊粹庭捧红的岂止是陈素真,就是说整个豫剧都被樊粹庭捧得更红,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剧虽已百花齐放、姹紫嫣红,赢得了大量观众,也产生一批卓有成效的演员,但它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种种缺陷,如舞台简陋不堪,剧目多是口传心授,没有剧本和曲谱;服装道具过于简单,演员化装呆板,唱腔单调;大部分演员都有赌博、吸毒、迷信的恶习;班规不严谨,演员说话粗俗下流等等。

总起来看,梆子戏还属于比较粗俗、比较土气的“花戏”,还被有一定统治地位的“雅戏”抵制和排斥,还没有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接受。尽管梆子戏赢得了大众的喜欢,但演戏的人,社会地位却很低,“戏子”,还是一个带有羞辱色彩的贬称。

这时,蓬勃兴旺的豫剧逐渐引起社会高层人士和知识分子的普遍关注,一场豫剧革命已经风吹树动,箭在弦上。

河南地处中华腹地,历来被统治者严密关注,清朝也不例外。辛亥革命后,黄河以南各省纷纷独立,惟独河南例外。

民国成立后,一些进步人士要求对社会各方面进行改革,其中就包括戏曲。

1912年,开封的《大中华报》上发表了《告戏剧家》一文,指出:“汴省戏剧之腐败达于极点”,“戏剧之作用以能开通风气为要义,欲开通风气,则在改良剧本”,但是,“梨园中人皆不通文墨,不能从事改良”。没有文化人的真正介入,戏曲改良也不过是喊一喊而已。

1925年,王培义在连载于《京报副刊》上的《豫剧通论》一文中说,“豫剧伶人因缺乏学识,故豫剧未能上进或改良”,“梆剧没有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受制于传统思想上对剧业的卑视,大家都以贱业目之,任意诋毁。”

1927年,“基督将军”冯玉祥主持豫政后,为充分发挥戏曲对民众的通俗教育作用,首先在开封举办了“游艺训练班”,并以省政府、教育厅的名义,先后制定颁发了多项有关戏曲改良的“办法”、“章程”。同盟会先驱王庚先在开封成立了旨在戏曲改良的“易俗社”,自任社长。郑剑西在《从民间艺术谈到河南戏剧》一文中指出,“时代在一天一天往新里迈进”,豫剧必须“跟着时代改进”。被称为“豫剧泰斗”的王镇南也说:“戏剧的目的同其他艺术一样,在于归还历史与现实以真实面目”。

文化界对改良豫剧的议论颇多,但真正能扑下身子致力于戏曲改革实践,能够一身兼任班主、编剧、导演和改革家、教育家、活动家的知识分子,惟有樊粹庭。

本文《豫剧春秋(54)豫剧改革蓄势待发》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wenhua/yjcq/3992.html

上一篇:豫剧春秋(46)司凤英的情感纠葛 下一篇:豫剧春秋(47)陈素真的童年岁月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