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中国戏曲文化 > 豫剧春秋 >

豫剧春秋(1)河南是传统的歌舞戏曲之乡

豫剧春秋第一章(1)河南是传统的歌舞戏曲之乡

在滔滔奔流的黄河两岸,在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在城市的街衢里巷、茶肆宾馆,时常有一种旋律在缭绕,回旋,高亢、激越、苍凉、悲壮又不失柔媚、悠扬,一声声荡涤我们的灵魂,润泽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到那么亲切温馨,又那么酣畅淋漓,即便是我们远赴天涯海角,只要听一声这优美、独特的唱腔,就仿佛听到亲人的呼唤……


这,就是豫剧。

1、河南是传统的歌舞戏曲之乡

在滔滔奔流的黄河两岸,在广袤无垠的华北平原,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在城市的街衢里巷、茶肆酒楼,时常有一种旋律在缭绕,回旋,高亢、激越、苍凉、悲壮又不失柔媚、悠扬,一声声荡涤着我们的灵魂,润泽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感到那么亲切温馨,又那么酣畅淋漓,即便是我们远赴天涯海角,只要听一声这优美、独特的唱腔,就仿佛听到亲人的呼唤……

这,就是豫剧。

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在20世纪初,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不登大雅之堂的地方小戏,但到20世纪30年代之后,却迅速地广泛流播,风靡全国大部分地区。

解放后,豫剧在包括台湾和西藏在内的20多个省区都有专业演出团体,成为全国观众和专业演出团体最多的地方剧种。

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豫剧?在全国数以百计的地方戏剧种中,豫剧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豫剧到底走过了什么样的风雨历程?一代代豫剧艺人中,有什么样的悲喜人生,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秘密?

为什么有人说,一部豫剧史,就是一部中国历史的缩影?为什么有人说,不了解豫剧,就不了解中国?

让我们和这部书一起,去溯源追流,发幽探秘,解惑释疑。

传说在上古时候,大禹把天下分为九州,其中现在的中原地区,称之为豫州。

豫,本来含有愉悦安适和游乐的意思,可以想见大禹对这块土地的美好祈望和祝愿。

河南,地处天下之中,西部峰峦叠嶂,东部平畴千里,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中国的八大古都,河南就有开封、洛阳、安阳、郑州四个,占了二分之一;《百家姓》所列的姓氏中,有76%,都以河南为起源地。

苍凉斑驳、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中原大地的人民,不但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也创下了不朽的精神文化业绩。歌舞戏曲,就是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中,有关歌舞戏曲的记述,所在多有。

《世本•作篇》中说:“女娲作笙簧”、“伏羲作瑟、作琴”;

《礼记•乐记》中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

《吕氏春秋•古乐》中说:“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

孔子的《论语》,也有对乐舞的述说。他所编辑的《诗经》,其实就是一部歌舞集成,其中有三分之一,就出自河南这块丰沃的土地。春秋时期著名的“流行音乐”是“郑卫之音”,郑国和卫国,都在河南。《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阐明了诗、乐、舞的姊妹亲情。

河南出土的文物中,也有不少与歌舞戏曲有关。

舞阳贾河出土的骨笛,虽然距今已有八千年,仍能吹奏出美妙的旋律。

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有巫师歌舞求雨的记载。

透过禹县出土的周代青铜面具的斑斑锈迹,仍能想象到尘封几千年的歌戏舞乐。

开封南郊的古吹台上,有一尊盲人乐师师旷的塑像,只见他双手起落有致,胸含波澜,似乎还在弹奏着可以令群鸟翔集、风雨大作的乐曲……

秦统一中国后,两汉的四百年间,曾有过相对较长时间的稳定,歌舞百戏也随之盛兴。李允在《平乐观赋》中,曾描写了东都洛阳“戏车高橦,驰骋白马”、“侏儒巨人,戏谑为偶”的盛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大地在战乱中实现民族大融合,歌舞百戏也得以融合发展。

唐朝创造了中国的盛世,歌舞百戏也达到了空前繁荣,并衍生出戏曲形式的雏形。诗人白居易有“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王建有“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的诗句。

五代十国时,戏曲获得进一步发展,后唐庄宗李存勖就是一个对戏曲无限痴迷的君主,他不但对倡优宠爱有加,委以重任,而且还亲自粉墨登场,自编自导,率领大臣一块儿演出。

从秦汉到隋唐,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断东移,从长安到洛阳,又由洛阳转到开封。

中国的戏曲艺术真正走向成熟,形成独立的艺术形式,就是在北宋时期的开封。

本文《豫剧春秋(1)河南是传统的歌舞戏曲之乡》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wenhua/yjcq/3854.html

上一篇:豫剧春秋(8)豫剧早期班社的组织形式 下一篇:豫剧春秋(9)豫剧的“黄埔军校”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