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怀臻:戏剧创作的守望者
耕耘不辍 硕果累累
在中国戏剧编剧界,罗怀臻的名字如雷贯耳。1956年出生的他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指导、上海戏剧学院兼职教授、中国戏曲学院讲座教授,他还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自上世纪80年代起,罗怀臻致力于“传统戏剧现代化”与“地方戏剧都市化”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思考。在戏剧文学创作中,他博采众家,独树其峰,主要作品有淮剧《金龙与蜉蝣》、《西楚霸王》;昆剧《班昭》、《一片桃花红》;京剧《西施归越》、《宝莲灯》、《李清照》;越剧《真假驸马》、《梅龙镇》、《青衫·红袍》;甬剧《典妻》;豫剧《曹公外传》;黄梅戏《长恨歌》、《孔雀东南飞》;川剧《李亚仙》;琼剧《下南洋》;沪剧《胭脂盒》等,并出版文集《罗怀臻戏剧文集》(6卷)。
他的剧作曾四次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剧本奖”、九次获得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及“优秀编剧奖”;八次获得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新剧目奖”及“文华剧作奖”;五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昆剧《班昭》、甬剧《典妻》被授予“中国戏曲学会奖”,昆剧《班昭》入选2004?2005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罗怀臻说:“一个剧作家要受到主流价值的肯定,拥有广泛受众,就必须创作大量的有质量的作品来作支撑,这是在行业里的累积,有了广泛性才会有更多人响应你,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某一艺术的发展走向,在行业内起到引领和带动风气的作用。”
罗怀臻创作的剧目涉猎广泛,既有古代的又有现代的,既面向乡村又面向城市,他说:“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族,一个地方,微观到一个家庭,一个个人,都有其各自深厚的文化背景,多样化构成丰富性,单一性和趋同性会逐渐消解个别性,我每参与一个剧种,就是走进一个传说。”“每一代人都有他独特的表情、气质和神韵,每一个剧种都有它独特的地域性。”为什么苏州诞生的是评弹而不是二人转?且看苏州——灰瓦白墙,古典园林,小桥流水,吴语呢喃,这应该就是苏州的声音,苏州的表情,苏州的韵致,唱出的就应该是评弹。戏曲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活态的凝聚体,是一方地域活的身份证。中国戏曲历经千年流传,代表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地方戏更是凝聚了千姿百态的地域文化。中国的民族文艺需要坚守和创新,为此,罗怀臻投入自己所有的心血,全心地守望它、丰富它。
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罗怀臻也受到过本专业之外的诱惑,有人邀他组建一个影视公司,有人想高薪聘请他去传媒公司担任要职??他扪心自问:最热爱的是什么?最放不下的是什么?还是戏剧创作。罗怀臻坚信“文人操守”的品质内涵,他决心永不放弃他那如梦如痴的追求。“我们一生的能量和才华是有限的,有创作能力的时光是有限的,人一生能执着地在某个门类某个行业取得成就实属不易,如果东张西望,就会散金碎玉,一事无成,只有心无旁骛,才能锻造完美之玉。”
新闻热点
- 楚剧传承人张一平06-22
- 史佳花:不断挑战自己02-16
- 杜高档案(连载1)世纪末的奇06-19
- 陈晓峰:长春话剧小剧场的大01-08
- 吴琼:与《女驸马》结缘三十10-09
- “大嗓小生”第一人走了07-21
- 陈乃春:唱出心海里的每朵涟07-30
- 《穆桂英》男女主角夫妻档:06-04
- 杜高档案(连载3)南京街头惊08-12
- 刘长瑜:是铁梅成就了我11-08
推荐关注
- 吴琼:我和严凤英隔空对话10-31
- 我们的王斑07-16
- 廖向红:导演教学、实践、研11-26
- 蓝天野:挥不去的“人艺”,离10-28
- 何炅:《暗恋桃花源》我愿继06-22
- 张英席很带劲儿10-31
- 李炳淑:京剧票价一定不能高11-12
- 李梅:扎根西部的艺术之树09-23
- 刀美兰:梦舞在多彩的民族文10-29
- 余青峰:一杯苦茶背后的剧作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