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名家谢涛的坚守
这个时候约访谢涛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10天前通电话,答曰:“在内蒙古演出。”5天前打电话,答:“在五台县”,随后她又要赴孝义,然后再到晋祠、到岢岚……
这其实很正常。8月是晋剧下乡演出的旺季,而但凡到某地演出,当地戏迷百分百要点谢涛的名。如果谢涛能够到场,戏迷们就像过节一样,甚至从数十里之外赶来也不足为奇。
今年,谢涛被推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这源于谢涛几十年来的执著与坚守,“我从没觉得学戏演戏苦,说真心话,我最快乐的时候,一定是在舞台上”,谢涛说。
年轻时:坚守“不改行”
谢涛1967年出生于一个梨园之家,从小就受到了晋剧艺术的熏陶,逐渐爱上了戏曲。她于11岁那年开始学戏,4年后进入剧团,先学青衣,后改须生,师从于晋剧表演艺术家李月仙。
那时,市场经济冲击着每一个行业。戏曲界更是如此。谢涛眼瞅着周围许多先天条件很好的同学,一个又一个离开本行。在每一个人离开时,谢涛都很难过,甚至为此感伤落泪。可是,她从未有过类似想法,即便后来一位老师看了谢涛的演出,跟她说转行唱歌,甚至承诺“上青歌赛”、“一定能红”云云,谢涛也没有动心。
那时,也有人利用业余时间出去演唱挣点外快,可谢涛同样没去过一次,时隔多年,她回忆说:“当时不是不缺钱,也很缺钱,但就想着应该把精力全都放在琢磨戏上,真没想其他的。”
想必只有发自内心真正的热爱,才会生发出如此朴素的想法,这也推着谢涛走了30年。这期间,谢涛不仅没改行,更重要的,谢涛没有受流派的局限,广泛而积极取各家之长为己所用,逐步创出了自己的品牌。
成名后:坚守“不投机”
成名后的谢涛,仍然坚持常年下乡。下乡演出最旺的时候,是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季节。比如三伏天,即便穿短袖短裤都汗流浃背的时候,谢涛穿着几层衣服,在阳光直射的露天舞台上一演就是两三个小时,其艰辛非常人可以体会。有人出主意说,把外面的戏服穿好,里面少穿几层也无妨。但谢涛坚决不从。她这种在艺术表演上绝不简化的做法,已经在业界人人皆知,也给后辈树立了榜样。
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巴黎几百年历史的老剧场里,谢涛都尽可能做到一样。在她眼里只有艺术,没有投机。一次下乡演出,她突然接到亲人去世的消息,情绪难以自控,有人劝她回家看看,但她最终还是留下了,她说,这些乡亲们为了看她,可能几年等一回,自己要走了,对他们太不公平了。晚上,谢涛一度唱到哽咽,她跟台下乡亲们说:“今晚,我把这出戏献给你们,也献给我一位最亲的亲人,愿他在天之灵安息……”那晚,她的痛楚,只有她知道。
上一篇:海洋:小剧场盈利必须建自己的剧场
下一篇:成就卓著、德艺双馨的人民表演艺术家
新闻热点
- 楚剧传承人张一平06-22
- 史佳花:不断挑战自己02-16
- 杜高档案(连载1)世纪末的奇06-19
- 陈晓峰:长春话剧小剧场的大01-08
- 吴琼:与《女驸马》结缘三十10-09
- “大嗓小生”第一人走了07-21
- 陈乃春:唱出心海里的每朵涟07-30
- 《穆桂英》男女主角夫妻档:06-04
- 杜高档案(连载3)南京街头惊08-12
- 刘长瑜:是铁梅成就了我11-08
推荐关注
- 何炅:《暗恋桃花源》我愿继06-22
- 李梅:扎根西部的艺术之树09-23
- 吴琼:我和严凤英隔空对话10-31
- 张英席很带劲儿10-31
- 我们的王斑07-16
- 李炳淑:京剧票价一定不能高11-12
- 蓝天野:挥不去的“人艺”,离10-28
- 余青峰:一杯苦茶背后的剧作11-10
- 廖向红:导演教学、实践、研11-26
- 刀美兰:梦舞在多彩的民族文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