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的特点
昆曲牡丹亭昆曲是我国的古老剧种,又称“中国戏曲之母”,昆曲约在元末明初形成于江苏昆山一带,又称“昆山腔”。明代嘉靖时期杰出的戏曲音乐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诸种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唱法,以及江南的民间小曲等多种艺术成分,创造出一种轻柔委婉的“水磨腔”。与选氏同时的剧作家梁辰鱼专为昆山腔编写了《浣纱记》一剧,演出后轰动江南,并迅速流行全国。明末清初,昆曲一度繁荣,在艺术上更加精致完美,成为一个具有全国影的剧种。至乾隆时期,昆曲艺术被统治阶级所掠夺,内容趋向宫廷化,以致脱离人民群众而渐衰落,到解放前夕,已濒临奄奄一息的境地。解放后,昆曲在剧本.唱词。唱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昆苏剧团赴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贯》,轰动全国。1957年根据周总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这个古老的剧种,又焕发出艺术的青春。
昆曲已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和独特的声腔系统。它的剧目丰富,剧本文词典雅华美,文学性较高。发音,吐字讲究四声,严守格律、板眼。昆曲曲调是曲牌体,每出戏由成套曲牌构成。唱腔圆润柔美,悠扬徐缓。表演细腻,身段动作和歌唱紧密结合,舞蹈性很强。伴奏乐器主要是笛子,有时也用三弦、笙、唢呐等。
明代中叶,昆曲向北方流传,经许多艺人的努力,将昆曲和北方地区语言相结合,形成了“北昆”;原来流行于江,浙一带的昆曲,则被称为“南昆”。北昆的演出武戏较多,表现风棚U健豪放;南昆则注重音韵吐字和细腻做工,比较清婉缠绵。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京剧和湘剧、川剧等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过直接的影响。清代著名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至今仍然广为流传。
新闻热点
- 昆曲——被誉为中国戏曲之母09-12
- 昆曲的特点演奏乐器发展变化09-12
- 昆曲的特点11-03
- 昆曲大戏《湘妃梦》湖南首演11-04
- 白先勇版《牡丹亭》09-02
- 尹春媛:山东柳子戏媲美昆曲09-20
- 【最美基层文化人】雷玲:做08-10
- 昆曲,不只才子佳人、帝王将10-29
- M•A•C魅可携手华裔设计师C01-21
- 昆曲《孔子之入卫铭》 孔子首12-28
推荐关注
- 杨钰莹加盟芒果秋晚 配合昆曲09-02
- ���������ӡ����04-20
- 《威尼斯商人》来宁上演 将推09-18
- 大数据让年轻人邂逅昆曲07-15
- 昆曲版《罗密欧与朱丽叶》英08-10
- 昆曲的特点演奏乐器发展变化09-12
- 千灯秦峰曲会再现昆曲雅集盛11-04
- 一边继承,一边“激活”传统11-13
- 湖南昆曲走红英国爱丁堡:把08-23
- “水磨腔原产地”600年再发新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