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大全 > 京剧大全 > 京剧新闻 >

放眼京剧五十年

放眼京剧五十年 “70至80后”担纲“90后”争锋

清代画师沈蓉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绘制了程长庚、谭鑫培等京剧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青京赛”获奖演员演出剧照。

2050年是个什么概念?届时,形成于1840年左右的京剧,就将诞生200余年了。纵观京剧发展,会发现往往以大约50年左右为一个历史阶段。从京剧发展之初到2050年,可以大体划分为5个50年。

随着2011年的到来,新世纪步入了第二个十年。新的开端总会有新的憧憬,对于京剧来说,未来的展望在过去一年就开始清晰起来,特别是临近岁末的首届全国艺术院校京剧学生电视大赛(简称“学京赛”)和第五届京剧演员研究生班(简称“青研班”)汇报演出期间,前者“90后”(少数“80后”)争锋,后者“70至80后”担纲,新人梯次亮相,好戏连台。

纵观京剧艺术在当代的发展,老艺术家和专家欣慰地表示,京剧艺术在今后20年、30年以至40年都有可堪瞩目的后继人才了。而在展望京剧未来50年发展的同时,也让我们回到历史的长河,感受京剧艺术在这片土地上的脉动与生机。

从1790年到1840年左右:“三鼎甲”初创京剧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进京拉开了京剧孕育、形成的序幕。继之,以程长庚为代表的开拓者,在百戏汇聚京都、“花雅竞艳”的大背景下,广收博采,融会贯通,熔徽调、汉调(楚调)、秦腔、昆曲、京腔等于一炉,推动和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形成。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是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三位演员,习称老生行的“三鼎甲”、“前三杰”。其中,程长庚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造诣,舞台生涯很长,而且长期担任三庆班的班主、梨园精忠庙首,受到同行的尊敬和爱戴,被后世公认是京剧形成的重要奠基者。

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渐进成熟

京剧从形成到艺术上的成熟,经历了渐进的过程。清代画师沈蓉圃绘制的《同光十三绝》,描绘了当时十三位名演员的戏装造型,从中可以看出京剧早期两代演员的衔接与过渡。画中扮作黄天霸的谭鑫培,是第二代京剧演员的杰出代表,他和孙菊仙、汪桂芬都是程长庚的学生,被称为“后三鼎甲”、“后三杰”,在传承上各有不同。谭鑫培舞台活动时间最长,他兼学余三胜,结合自身条件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大胆吸纳不同行当及剧种的多方面营养,精心锤炼声腔和表演艺术,善于体会剧情、刻画人物,引领了京剧从初创的简朴、粗犷向精致、细腻演变,对当时和后世都起到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一时期,许多京剧名演员相继应召进宫演戏,皇室贵族的喜爱,既为演出提供了丰足的物质条件,又在艺术上严格要求,对于京剧艺术的规范化、程式化以及社会地位、影响提升,客观上也产生了积极作用。

从20世纪初到1949年:在动荡中达到鼎盛

从清末民初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十年,国际上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国内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社会一直处于剧烈的变革和动荡之中,但已然成为当时大众文化生活主要娱乐对象的京剧方兴未艾,并于二三十年代呈现了鼎盛局面。

被誉为“三大贤”的梅兰芳、余叔岩、杨小楼是最杰出的代表,带动了京剧旦角、生行和武戏进一步走向全面和精美。梅兰芳对前人艺术的发展创造是全面而深刻的,戏曲的艺术特征在他的艺术中得到了集中而完美的体现,他的艺术成就通过出国访问演出成为了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代表和标志,使京剧艺术扬名海外。

早先的京剧舞台以老生为主,流派随之显现,这时各个行当都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开宗立派的优秀演员,是京剧历史上产生流派最多的时期。每个流派创始者都拥有数量可观的演出剧目,促进了舞台的繁荣。同时京剧界创演了大量爱国主义、民主主义为主题内容的新戏,融入了时代的洪流。这一时期的艺术教育,富连成、荣春社等科班和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上海戏剧学校等培养了大量人才,其中以富连成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培养的人才最多。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一度凋零到勃发生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使京剧艺术焕发了新的生命活力,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到1959年前后迎来了又一个繁盛的高峰期。这个时期的繁荣是以演员阵容的强大、演出剧目的高水平和葆有广大的观众群体为标志的。技艺精湛、负有盛名的中老年艺术家活跃在各地舞台,中国戏曲学校和各省市戏校培养的一代新人争相崭露头角,新星闪烁,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群星辉映的梨园胜景。传统剧目整理改编和新戏创作硕果累累,打造了许多经典和传世之作。1964年,北京举行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展示了现代戏创作的成果。

“文革”十年,京剧和共和国遭遇了浩劫。大师、老艺术家饱经摧残,有的过早离世,大批中青年演员被迫脱离舞台,队伍凋零;传统戏和绝大多数新剧目被禁演,舞台只树八出“样板戏”。后者作为畸形年代的产物,一方面被“四人帮”当作政治工具,思想内容带有“阶级斗争为纲”的历史印记,另一方面由于艺术家们的努力,在声腔、音乐和运用戏曲程式反映现代生活上有所建树,同时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以特殊的方式传播,也在客观上对京剧有所普及。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各项事业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京剧艺术也迎来了新的一页,被禁锢多年的传统戏重现于舞台,京剧一度呈现出复苏的景象。但十年浩劫造成的创伤之深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的,演员、剧目和观众断档的严重后果很快显现出来,京剧面临着“内伤”和艺术日趋多元时代的双重挑战。党和国家高度关心和重视京剧事业的继承与发展,通过一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性的纪念、庆典、汇演等活动,肯定了京剧作为民族文化瑰宝的价值和地位,强调弘扬民族文化、振兴京剧艺术的重要意义,并对振兴工作提出了正确的指导方针。

这一时期,作为振兴京剧的重大举措,启动了两项跨世纪的历史性工程:一项是中国京剧音配像工程。为了抢救因“文革”而濒临失传的艺术遗产,采取前人录音、后人配像的方式,力求立体、完整、鲜活地再现经典,保证京剧艺术精华的存留与传承。这项工程从1985年开始,2006年底告竣,历时21年,录制了460出经典和优秀剧目,囊括了从1905年到20世纪末的115位大师和艺术家的代表作,为京剧艺术的学习与传承提供了范本和依据,留下了继承之本、流传之源,为群众提供了高品位的欣赏剧目,被誉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另一项是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京剧发展的历史证明,几度辉煌都与当时涌现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紧密联系在一起,举办“青研班”是为了保证和促进京剧艺术“活体传承”的高水平,培养能够在新时期领军的尖子人才。首届“青研班”于1996年开办,历经十余年毕业了四届学员,培养了108名优秀京剧青年演员,已经成为当今京剧舞台的中坚力量。2008年,又有第五届学员入学。“青研班”由党和政府有关部门主导,选拔功底好、潜力强、有一定知名度的优秀青年演员,接受名师和专家指导,在表演技能、专业素养和文化水平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创立了新时期培养尖子人才的崭新模式。

从2001年到2050年:京剧发展将迎来再次辉煌

截至2010年,可以看到,新时期以来由于国家重视,各级领导关心、扶植,京剧人的奋发努力,在遗产抢救、人才培养、剧目建设、媒体传播、艺术普及和社会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京剧正在进入又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人才是事业延续和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两班”(“青研班”和2010年5月开设的流派班)、“两赛”(“青京赛”、“学京赛” )、“一院”(央视《空中剧院》)的开设,京剧优秀人才培养的梯次化工程渐成系统,不同年龄段的人才有深造、提高的课堂,有锻炼、展示的平台,剧团、院校、媒体和社会各方以前所未有的通力合作方式,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艺术和社会环境氛围,新的一代有待于以前辈大师、艺术家为典范,不断攀登艺术高峰。

2010年11月,中国京剧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象征着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占有特殊地位和影响的京剧艺术,进一步得到了世界性的公认,为人类所共享和珍惜。如果说“申遗”本身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和文化自信,入选则意味着一份面向世界的郑重承诺,一份需要更为强烈、执著的文化自觉支撑的责任和使命。

放眼新的五十年,京剧面临的依然是高水平的保护和传承。保护和传承是相互依存的,只有把前人创造的珍贵遗产精心保护好,传承才有资本,而只有真正尊重剧种的本质特征和艺术规律的传承,才能是切实有效的保护。高水平传承总会伴随着后人新的创造,但绝非改造,这方面已经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文革”后困扰京剧的演员、剧目和观众三个方面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后两个方面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薄弱环节,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不够,新剧目创作成功率不高;剧场观众还不够多,培养观众与市场经营相互制约而又相辅相成,两者又都与演出水准密切关联,因此创造京剧新的繁荣还要做全面、系统的扎实努力。

迎接京剧新的五十年,新时期以来的一系列振兴工作已经奠定了厚实基础。当前可以说是蓄势待发,只要抓住机遇,把准方向,坚定信念,继续合力进取,京剧一定会谱写出新的盛世华章,向新中国百年诞辰献礼。

本文《放眼京剧五十年》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jingju/zixun/4015.html

上一篇:1990—2010:20年京剧振兴之路 下一篇:京剧知识:什么是“六场通透”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