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对地方戏,我们要有百分之百的剧种自信”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2015级多剧种本科班毕业展演于5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行。该多剧种本科班由河北梆子和川剧两个剧种的29名学生组成,其中包括25名表演专业学生、 4名器乐专业学生,来自河北、河南、四川、重庆、陕西、江苏等地,多数都是各地院团的青年骨干。

本次展演包括多媒体河北梆子神话剧《宝莲灯》 、川剧神话剧《白蛇传》 ,以及两台折子戏专场演出,折子戏包括川剧《人间好》 《放裴》 《打神告庙》 ,河北梆子《陈三两》 《小商河》 《大登殿》《林冲夜奔》等。在展演落幕之际,中国戏曲学院近日在京举办表演系2015级多剧种本科班(川剧、河北梆子)教学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由展演剧目的呈现效果谈起,探讨戏曲人才培养、戏曲的传承和创新等话题。

看了川剧《白蛇传》后,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冉常建称自己“很激动” 。“川剧《白蛇传》即便是外行去看,也能感受到中国戏曲艺术的灿烂辉煌。它和京剧《白蛇传》是两种风格和色彩,展示了两个剧种不同的艺术特征。 ”他认为,戏曲教学就应该把祖先创造的精华继承下去,“用传统经典的剧本培养人,要踏实、不浮躁,让学生们把前辈的每一个动作都掌握得精准到位。我们的大学教学应该本着这样一种指导思想” 。

在冉常建看来,在对多剧种教学的探索过程中,既要注重共性,又要注重个性。他是听河北梆子长大的,所以在观看毕业展演期间学生们演出的河北梆子时,他特别想听到无论是唱腔、念白还是表演特色上,都是真正的“河北梆子的味儿” ,但现在学生们的念白京剧味儿比较浓,对于剧种的个性化来说不是非常完美。他表示,“如何使剧种的个性化更具特色,这是我们教学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

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器乐教研室主任姚红,负责本届多剧种本科班4名器乐专业学生的教学。“在戏曲舞台上,乐队通常被看做‘绿叶’ ,演员们是‘红花’ ,但是我觉得乐队也是主演。 ”姚红说,对这届的4名器乐专业学生,她很谨慎地制定课程,因为学生们的个性不同,每一名学生的课程表都是量身定做的,所以是不相同的。

除了坚持每名学生的课程表不一样,姚红还秉持的一个想法,就是让学生们以后“有饭吃” ,所以在教学时尽量让他们会的东西多一些。在看学生们的毕业论文时,她发现这几名器乐专业的学生已经建立起了“剧种自信” ,会注意到不同剧种之间的对比,也会借鉴其他剧种的特色。

在本届多剧种本科班的表演专业学生中,有5名来自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是剧院的骨干演员。在看了河北梆子神话剧《宝莲灯》的演出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表示,演员们的表演得到了很大提升。去年,剧院也有两位演员从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本科班毕业,赵涛说,他们回去之后感觉明显不一样了, “身段、念白等都非常干净” 。

赵涛表示,目前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和其他地方戏曲院团一样,都面临着缺人才的问题。“艺术成熟的演员退到了二线,年轻演员现在还顶不上来,招演员也很难。 ”他说,“人才断档很困扰我们,期待以后跟中国戏曲学院进一步深化合作,为我们输送更多优秀的人才。 ”

“川剧《白蛇传》和河北梆子《宝莲灯》都是经典剧目,凝聚了这两个剧种历代艺术家的心血。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主任、河北梆子名家彭蕙蘅在看了这两部剧后,思考的问题是:传统经典在当下怎么呈现?河北梆子《宝莲灯》让人眼前一亮,在视听上有很多创新,同时也保留了河北梆子的精华。“对这部传统经典剧目进行的这些创新,河北的院团可能不太敢做,但中国戏曲学院有这样的担当和勇气,往前走了一步,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戏迷们也觉得好看。 ”彭蕙蘅说。

著名戏曲理论家、剧作家贯涌表示,中国戏曲学院开办多剧种教学是一种创新,同时也会促进多剧种之间的交融,利用川剧、河北梆子等地方剧种在北京办学的机会,也可以向这些剧种学习,所以这不是一种单向的培养,而是双向的交流。“我们对地方戏要有敬畏之心,对剧目进行创新是可以的,但是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剧种自信。 ”他说,“所以我们在做地方戏的时候,是需要大胆和谨慎的,这是一个辩证的关系。 ”

在贯涌看来,中专类戏曲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解决了学生唱、念、做、打的全面化和规范化问题;大学要培养的则是创新型人才,承担着整个剧种未来的发展、戏曲文化的延续等职责。所以戏曲文化的发展,最关键的要看高等教育。他表示,在中专阶段学生们的技艺已经具备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标准,在表演上就要做到动情达意、收放自如,同时还要求新促变,有自己的创造。(记者 高艳鸽)

本文《“对地方戏,我们要有百分之百的剧种自信”》地址://www.feritterzi.com/news/201906/36952.html

上一篇:让年轻演员有舞台演出,有好老师教,有好演员合作 下一篇:学戏不止于痴迷——专访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河南豫剧院青年团青年演员吴素真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