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艺术审美与高新科技结合丰富表现手段

今明两天,沪剧《敦煌女儿》等3部舞台艺术力作将作为最后一批展演剧目在上海亮相。回顾51台参评参演剧目,它们代表的是中国过去3年在舞台艺术方面的成就,体现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跨界尝试

今晚上演的杂技剧《百鸟衣》是广西第一部壮族魔幻杂技剧,它以壮族最具代表性的同名民间故事《百鸟衣》为主要素材,融入花山壁画、铜鼓、壮族山歌等文化元素,将杂技与多样化舞台艺术进行组合。总导演边发吉介绍,《百鸟衣》的定位首先是剧,然后才是杂技剧,这是广西戏剧家与杂技家第一次大胆的跨界尝试。

“要上高山那就莫怕风,要下大海呀就莫怕龙。好花不怕霜雪打,霜雪越打花越红哟……”民族歌剧《英·雄》全剧采用了大量湘东民歌、花鼓戏元素,让观众惊喜不已,大筒、唢呐等民族乐器的运用也十分巧妙,引人入胜。不少观众在观剧结束后都不由自主地哼唱剧中的一些旋律。“歌剧要好听易传唱,不仅要有好故事,更要有好音乐。《英·雄》在学习借鉴西方歌剧的同时,始终坚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曲杜鸣说。

虚实结合

乐器不会说话,汇编而成的音乐却有语言。由中央民族乐团演绎的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用15个章节将玄奘一生如画卷般徐徐展开。演奏、吟诵、对白、形体动作与剧情结合,大大拓展了乐器演奏的表演形式。主创将器乐、文化与剧情有机结合,运用多媒体视角和舞美技术建构虚实空间,以故事性叙事方法讲述着玄奘西行的故事。

戏剧与乐器成为玄奘西行之路上精神文化高度凝练的象征与代表,玄奘取经所经的丝绸之路恰好与器乐展示的路线相契合,展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各民族丰富的音乐元素。因此,剧中使用了南箫、古筝、胡琴、箜篌、艾捷克等70多种民族乐器,充分展示了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及印度等风格特征的音乐文化,展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音乐在融合中兼收并蓄的多元文化特质。

大胆创新

荆州花鼓戏《河西村的故事》大胆创新,打破戏曲的常规结构,采用了无场次的戏剧结构。舞台时空的组织、分割上非常自由、灵动,有蒙太奇式的衔接,有过去时与现在时的交织,还有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应。更大的创新在于歌队的设置,12名女子组成的歌队为戏剧增添了一抹浪漫诗意。她们既在戏中,又在戏外,既是河西村的未婚姑娘,又是画外音。她们在不同身份之间跳进跳出,产生了一定的间离效果,却并不影响叙事的流畅,极大地丰富了这部剧目的艺术层次。

在科技上动足脑筋的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除了“战象”的制偶技术进行了第五轮升级,重新制作的多媒体水墨风格背景也让人耳目一新。“战象”英方团队负责人奥利表示:“技术是我们讲故事的工具,《最后一头战象》是艺术审美与科技以及文化传统相互平衡的产物,我们有一个共同语言就是视觉世界的语言。”(记者 赵玥)

(摘自 《新民晚报》)

本文《艺术审美与高新科技结合丰富表现手段》地址://www.feritterzi.com/news/201905/36715.html

上一篇:戏码头喜迎全国戏班子 上海大世界楼上楼下好戏连台 下一篇:新编历史京剧《钦差林则徐》上海获赞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