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晋剧与怀安的“不解之缘”

晋剧,俗称“山西梆子”。是山西的蒲州梆子(蒲剧)、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个剧种的合称。晋剧也和其它戏曲剧种一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文学、音乐、舞蹈、杂技、武术于一身,涉及政治、军事、教育、法律、生活和民俗风情等诸多方面,通过真实的事件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将各个领域的知识、价值、哲理浸注于人们心中,使你受到教育启迪,因而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

在怀安,从19世纪末开始,山西梆子一直是人民所独尊的戏曲剧种,一直倍受人们的沉迷、酷爱和推崇。

01 引进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山西商贾纷纷来塞外张家口经商,山西梆子戏班也接踵而至,张家口成为晋剧的第二故乡。“要想上东口(张家口)先到柴沟堡”,晋商在柴沟堡建有山西祁县、太谷、榆次等几个县邑的联合会馆——山西社。

山西商人在柴沟堡实力雄厚,在城南盖起了关帝庙,筑了戏台,演起了家乡戏山西梆子,柴沟堡人看了山西梆子大戏觉得耳目一新。之后,逐步向怀安城、左卫及其他乡堡发展,成了怀安人民文化生活的主体。晋剧的流入,使锁滞而闭塞的怀安大地泛起了娱乐的涟漪,为县内沉闷枯寂的文化生活园地送来了新奇。

这之前,怀安文化娱乐形式比较单调,群众所欣赏的主要是本地一些传统的秧歌小戏。无论是内容和表现形式,还是唱腔、道白、表演、服装以及音乐等方面,与晋剧相差甚远。

晋剧以其苍劲明亮,深沉回婉的声腔曲调和欢快激越清脆悠扬的板式音乐,赢得广大观众的喜悦。

晋剧

晋剧的演出,撩拨得广大观众眼馋耳熟,开阔了人们的艺术视野。群众非看晋剧不过瘾,非听山西梆子哪咿呀哈不解渴。当时,群众中流传着一些赞美山西梆子的顺口溜:“山西梆子对口味,哪咿呀哈有品味,越听越看越有滋味”。山西梆子以它丰富的传统剧目及优美而饶有情趣的折子戏,在怀安胜传佳话。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前后,县府所在地怀安城和柴沟堡、左卫等大镇,基本上告别了本地的传统秧歌小戏,由晋剧大戏占据台口。

到了清末民初,广大群众对晋剧如醉如痴,渴求观赏晋剧演出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心理态势。县内一些有条件的大村大堡,都不约而同地引晋剧入境。每凡重大传统节庆,特别是酬谢神恩时,总要想方设法,或一村自筹款项或联村摊份子,请外地晋剧班社前来增彩助兴,以满足人们的艺术欣赏要求和祈盼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憧憬。

每当一个村请来了外地晋剧班社,消息不胫而走,东道村千人空巷,十里八村的蜂涌而至,台台轰动,场场爆满。“一村唱戏多村看,亲家待戚管茶饭”。因而,自清光绪中期至新中国成立前的半个多世纪中,晋剧始终是怀安人民必不可少的文化娱乐形式和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

02 扎根
晋剧自进入怀安,很快便和人们结下不解之缘。

当时,晋剧虽然流入怀安,但只是引进。群众想看山西梆子,也只能临渴掘井。那个时候的晋剧班社都得从张家口、宣化远道雇请。这两地仅有的几个园馆班社,无论如何也难以满足广大城镇乡村的需求。有些年节,因为请不上大戏班社,群众只能望戏兴叹。“大戏不演台口空,人们的兴头减九分”;“逢欢无大戏,无奈干着急”。

人们在怅然若失之余,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境内一些水平较高的业余秧歌班社,按捺不住心头的激情,跃跃欲试。比如,洋河岸边的第三屯、第九屯、第六屯,南洋河畔的张家场、阎家沟、东沙城,前川的旧怀安,西川的良民沟等大些的村堡秧歌班,与民分忧,急群众所急。于是便大胆标新立异,改炉换灶,变革出新。

这些秧歌班的有识艺人,积极倡导,带领秧歌班开始学唱山西梆子。他们一方面聘请外地晋剧老艺人前来点拨指教,耳提面命;另一方面又选派秧歌班里拔尖的演员去外地学习观赏晋剧的舞台表演,耳听默诵、摘英撷粹。

在初步了解熟悉山西梆子表演程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他们先把典型的秧歌小戏移植为晋剧,如教子、换花、吕洞宾戏牡丹等。尽管表演技巧还不够成熟,原秧歌小戏的表演动作还不时在舞台上闪现,但在改唱的实践过程中,去粗取精,入雅化俗,反复演练,晋剧表演艺术日臻娴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秧歌小戏均已改造升华成晋剧剧目,演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本文《晋剧与怀安的“不解之缘”》地址://www.feritterzi.com/news/201905/36480.html

上一篇:豫剧电影《柳迎春》 下一篇:国家非遗传帮带,广东汉剧有新人!还有中学生上台哦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