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戏曲新闻 > 戏曲新闻 >

二人台:塞外怒放的山丹花

在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水草丰茂的黄河两岸,盛开着一朵塞外奇葩,它就是被人们称为塞外山丹花的二人台。二人台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2006年,二人台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内蒙古第一笑星”的武利平成为二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后,一直致力于传播二人台文化。

对二人台艺术情有独钟

武利平出生于乌兰察布市凉城县,母亲张秀兰是一位功底深厚的山西梆子演员。他从小跟着母亲下乡演出,耳濡目染,慢慢地爱上了这个奇妙的舞台。1972年,武利平进入凉城县乌兰牧骑,成为年龄最小的队员。在那里,他学习舞蹈、器乐、唱歌等,并对二人台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武利平学会了《走西口》《借冠子》《摘花椒》等二人台经典剧目。他第一次在3000人的大礼堂饰演《走西口》里的太春,博得了满堂彩。至此,他饰演的角色越来越受欢迎,先后获得华北三省二人台大奖赛特等奖、全国首届戏剧小品大赛戏曲组第1名和优秀表演奖、全国“95重光杯”百优小品电视大赛优秀表演奖、全国第2届戏剧小品大赛优秀表演奖。

武利平不仅二人台拿手,拍戏也毫不含糊。他在《武则天》《“大人物”李德林》《水浒传》等电视剧和电影中饰演过重要角色,并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曲苑杂坛”等栏目演出小品。

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经过大量的实地调查与考证,认定二人台形成于清代同治年间,最早不过咸丰年间,而最终形成—个比较成熟的地方小戏还是在清末民初。

内蒙古二人台是河套地区的民间戏曲,俗称“打玩意儿”, 后来发展成扮演固定人物的民间小戏。但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内蒙古二人台已不单是“摆地摊”“打玩意”的农耕文化,而是一个具有系统的、专业的艺术文化形式。  

二人台具有浓郁的山野风味和浓重的泥土芳香,像一朵绚丽多彩的山丹花。二人台艺术完整地记录了当时蒙汉人民文化交融的全过程,同时记载了蒙汉人民艰辛的生活遭遇和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可以说,二人台艺术就是一部历史的“活字典”,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过去、展望未来,给人一种精神的寄托和美的享受。

内蒙古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刘新和说, 二人台传统剧目多以描写劳动生产、揭露旧社会黑暗、歌唱婚姻爱情等为主要内容,富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另有部分作品是根据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改编。

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具有优美、清新、秀丽、明朗等特点。原始曲调由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传统民歌、晋北民歌、陕北民歌、蒙古族民歌、冀北民歌等演变而来;牌曲是民歌基础上的器乐化,吸收了许多晋剧曲牌、民间吹打乐和宗教音乐。

蒙汉人民的艺术结晶 

二人台艺术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在群众中流传着:打不完的金线卖不完的菜,看不厌打樱桃、探病、走口外。它是蒙汉人民共同铸造的艺术结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  

百余年来,二人台反映着晋蒙陕冀人北出塞外走西口谋生的厚重历史,凝聚着蒙汉民族交流发展的文化因子。武利平说,他的祖辈挑着担子走西口落户内蒙古,他从骨子里对流行于晋陕蒙冀四省区的二人台有着断骨连筋的情缘。几年前,他发现呼和浩特、乌兰察布等地的二人台专业团体因经费不足举步维艰,演员流失,剧本老化,二人台前途十分暗淡。看着百余年历史的二人台快淡出人们视野了,武利平特别着急,他萌生了拯救二人台的想法。有此想法的还有二人台老艺人霍伴柱。1996年,霍伴柱创办了自治区第一所民办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内蒙古西部民间艺术学校。17年里,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都成为二人台艺术表演团体的骨干力量。

让二人台唱响大江南北

有了办学的想法后,武利平开始到处奔波,招收学生,先后有45名十几岁的孩子免费入学。经过多方协调努力,2006年6月26日,乌兰察布市民族艺术学校朝霞工程——武利平二人台艺术明星班以及内蒙古文艺人才培训基地正式挂牌。如今,经过精心培育的“二人台好苗苗”都练就了一身真功夫。为了带出一支有实力的二人台队伍,武利平有了收徒的想法。现如今,他收的9个徒弟都出类拔萃,其中王占昕的呱嘴“王婆系列”获得第4届曲艺节最高奖“牡丹奖”;张虎获得内蒙古首届相声、小品大赛一等奖。

为了广泛宣传二人台,武利平把二人台艺术用小品的形式搬上荧屏,用电视多媒体形式整体包装,开辟《西口风》栏目,让更多的爱好者参与进来。他说:“二人台成就了我,我要为它做点事,让二人台唱响大江南北。”

本文《二人台:塞外怒放的山丹花》地址://www.feritterzi.com/news/201904/34849.html

上一篇:黄梅戏《遍地月光》走进宁国专场演出 下一篇:没有了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