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博客 >

王振刚:努力让更多人喜欢山东琴书

目前,菏泽山东琴书《闹喜宴》已入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类备选节目,这是继山东琴书《新风曲》摘得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实现菏泽“群星奖”零突破后,菏泽山东琴书再次向“群星奖”发出冲击。

 近日,记者采访了山东琴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振刚,了解到菏泽山东琴书的发展及现状,“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曲艺更要不断地创新,我们将从演唱、音乐、伴奏等不断进行创新,让山东琴书在演出时更喜闻乐见,也让更多的人喜欢上山东琴书。”

13岁始学艺,“50多年从未想放弃”

 记者:你是怎样与山东琴书结缘的?

 王振刚:老家有一位琴书艺人史思端,休息时他经常会唱上一曲,久而久之就产生了跟他学山东琴书的想法,他也觉得我嗓子好决定收我为徒,家人也很支持我学山东琴书。由于在一个生产队,且我们两家仅一墙之隔,我就白天干活,晚上去他家学习山东琴书的演唱及乐器伴奏。那时候也就13岁。

 记者:你从13岁开始学习山东琴书,靠什么来保持当年的情怀?

 王振刚:从小就对山东琴书情有独钟,唱了50年的山东琴书,可以说它贯穿了我的一生。菏泽作为戏曲、曲艺之乡,有着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山东琴书发扬光大。等中国第十届艺术节结束后,准备办全市曲艺优秀曲目展演,再从中挖掘出好苗子加以培养。

 记者:1986年曲艺队解散,你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期间有没有放弃过山东琴书?有没有想过去外地发展?

 王振刚:因为从小就喜欢山东琴书,虽然曲艺队解散,但一直没有丢。白天上班、晚上就会练习。后来在单位任副经理时主抓业务,我要管理14个科室,即使这样也没有放弃山东琴书。

 期间也有不少剧团挖我,但从没有想过要离开家乡,因为我的家在这里,我的根在这里。

演出精益求精,“要对得起观众”

 记者:你第一次登台是什么时候?当时演出场景怎样?紧张吗?

 王振刚:1963年进入鄄城县化妆坠子剧团,主要在舞台上打梆子。1966年算是我第一次登台演唱,演唱的曲目是《朝阳沟》《万恶的地主》。虽然之前没上台唱过,但也算上过台,再加上是与几个师兄弟一起唱,所以一点也不紧张。

 当时刚收完麦子,天很热,傍晚台子还没搭就有很多人拿着板凳占座。他们听得入迷,我们唱的高兴,往往叫好声、掌声就没停过。

 记者:1976年,你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了山东琴书《梁山脚下》轰动一时,能说说当时的场景吗?

 王振刚:当时全省就选中了咱菏泽的山东琴书《梁山脚下》去北京演出,连演半个月,场场座无虚席,每次上台都得到最多的掌声。

 我在剧目中唱反面角色,出场一句“咱再说赶马车的张二簧”就迎来满堂彩,而且这一句就能获得三次叫好声。刘兰芳、姜昆、侯跃文等曲艺名家都对我赞不绝口,其他演员也会挤在舞台两侧观看。

 记者:在第九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争夺中,你表演的山东琴书《新风曲》摘得“群星奖”,实现菏泽“群星奖”零的突破,再次演出时有没有感觉和之前不一样,在艺术追求上如何要求自己,做到精益求精?

 王振刚: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曲艺更要不断地创新。一台新曲目往往是边演边改,永远都是在实践中找到奥秘,从演唱、音乐、伴奏都不断创新。这样才能让山东琴书更喜闻乐见,更容易让观众接受。做了就要做好,要对得起观众。

关注琴书传承,“正在积极培养年轻人”

 记者:山东琴书的发展最离不开什么?一个好的山东琴书演员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王振刚:山东琴书的发展离不开好的作品,离不开观众。每次演出后,我们都会听取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意见,然后再进行加工修改。

 山东琴书以说唱为主,从声音上表达,要做到一人多角,对演员要求更苛刻。一个好的琴书演员最需要的就是天赋、嗓子要好。

 记者:能谈谈现在山东琴书在菏泽的发展状况吗?

 王振刚:山东琴书有南路、东路、北路之分,菏泽是山东琴书的发源地,南路山东琴书是东路、北路山东琴书的源头。山东琴书2006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菏泽市艺术研究所作为菏泽文化艺术专业创作研究部门,承担起了国家级曲艺项目山东琴书和莺歌柳书的保护重任。项目有了保护单位就像是有了个家。

 在菏泽,山东琴书很受市民欢迎,每次演出观众们都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作为保护单位,在山东琴书保护传承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并鼓励我们授徒传艺,我们也正积极培养年轻人。

 记者:2006年你被菏泽学院音乐系聘为山东琴书指导教师,你经常去上课吗?有没有好的苗子?

 王振刚:我只要有时间就会过去,学生们也很喜欢山东琴书,每次上课他们都听得很认真,讲完后都会围着我问很多问题。在学院也发现了几个好的苗子,以后要着重培养。

□相关链接

“做好非遗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加强对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花鼓的保护与传承 本报记者 李德领

 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中,对山东琴书、莺歌柳书、山东花鼓等多个曲种进行了挖掘、收集、整理。目前山东琴书、莺歌柳书都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东花鼓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山东落子入选市级名录。

 据菏泽市艺术研究所所长陈瑾介绍,作为山东琴书、莺歌柳书等曲艺类非遗项目的保护单位,正积极在传统曲目的恢复、资料库的丰富、传承人的培养,曲种的宣传、研究利用等方面做好保护和传承工作。

 近年来,菏泽市艺术研究所对山东琴书传统曲目以及新创作曲目组织整理、加工,并整理恢复山东琴书古曲牌。

 据介绍,为丰富和完善音像资料,还组织曲艺艺人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参加省市、国家级曲艺演出的优秀曲目进行专业录音。此外,整理编辑了《曹州乡音·菏泽地方戏名家名段》音像专辑。

 另外,为加强菏泽独有地方剧种的保护与研究,使其独具特色的脸谱和优秀表演艺术能够得以保留与传承。同时,针对曲艺演员匮乏、后继人才不济的现状,选拔现有民间优秀曲艺人才,加以重点培养。

来源:齐鲁晚报

本文《王振刚:努力让更多人喜欢山东琴书》地址://www.feritterzi.com/boke/524.html

上一篇:越剧《盘妻索妻》登上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空 下一篇:魏云彩:徐州琴书的精神守望者
相关文章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